第(2/3)頁 趙駿無語道:“老哥你雖然長得沒我帥,但是想得倒是挺美。雖然這個方向是沒錯,而且也是科學育種,可這玩意兒那都得幾代幾代地不斷培養,慢慢摒棄掉缺點,留下優點才行,哪這么快能搞出來。” “那也得試試嘛。” 趙禎拿下嘴里的狗尾巴草道:“朕發現咱們漢人的傳統水稻生長要五個多月,而占城稻只要三個月。只是占城稻產稻少,傳統水稻產稻多,所以形成兩季交替,要是能搞出只要三個月就能成熟,產稻還跟傳統水稻一樣多的稻子,那豈不是能種三季了?” “好家伙,未來世界糧食獎要是沒有老哥你,我都不帶去看的。” 趙駿豎起大拇指:“將來老哥伱的稱呼要變一變了,以后就是大宋千古一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學家、農業學家、現代遺傳學之父,改革派先鋒,大宋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者,王朝基業的開拓人!未來說起你,估計都說你是穿越者。” “哎呀,夸得朕都不好意思了。” 趙禎笑得合攏不嘴。 “不過這個東西還是要弄出系統的理論,比如隱性基因和顯性基因,都要整理出來。” 趙駿說道。 “整理了呀,從你筆記本里翻到了一點初一生物知識。” 趙禎雙手一攤道:“朕全抄下來了,到時候再把這個實驗套進去,往報紙里一發就完事了。而且不止這個,朕還抄了在歷史里翻到的大蒜素土法煉制,玻璃煉制法,肥皂煉制法都抄了下來,每過一段時間發表一次,造福全民百姓。” 趙駿當時就差點尿了,說道:“你怎么也能抄襲呢?得自己搞出東西來啊。” “瞧你這話說的。” 趙禎擺擺手:“小了,格局小了。你看,孟德爾是先搞實驗,再弄出理論。朕先有理論,再做實驗。但在這之前,世上誰手里還有理論?所以雖然蛋先生了雞,可誰人又知道雞先生了蛋呢?” “額” 趙駿滿腦子都是雞生蛋和蛋生雞,一時間覺得趙禎說的好有道理,他竟然無言以對。 或許趙禎是對的。 他反正也是每天只能待在宮里的宅男,還不如多研究一下筆記本。 就連趙駿自己都只是下了很多資料在筆記本里,沒時間去看,還不如讓趙禎多研究研究,說不準弄出個大發明家呢? 也就在他腦子快短路的時候,曹修急匆匆地穿過田埂,來到二人身邊,向他們拱手道:“陛下,知院。” “怎么了?” 趙禎問。 曹修激動地道:“寶元元年派出去的船隊,回來了!” “什么?” 趙駿忙問道:“他們在哪?” “應該快到蘇州,甚至可能已經到了。” 曹修回答道:“他們在上個月初到了對馬島,咱們設置在對馬島的海軍都尉非常驚奇,問過才知道是咱們大宋的船隊,便連忙派人先回來報信,他們船隊臃腫,應該會慢許多。” 寶元元年,大宋花費了約一百萬貫,招募了約六千名水手,總計五十多艘大船,由當時朝廷在明州市舶司,挑選了兩名監市舶使臣官員,率隊前往。 隨船的不僅有經驗豐富,多次往來于日本、高麗乃至中亞的水手,還有招募的數十名去過渤海的商人,陣容還是相當豪華。 只比后來鄭和下西洋花費了四百多萬兩白銀,帶三萬人,二百多艘大船陣容要差一些。 不過鄭和畢竟是走的無數中亞商人走過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熟路線,而大宋這次開拓的可是從未有過的北上先到俄羅斯,再穿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最后還要南下前往南美。 所以不管從安全上,還是從距離上,都要比鄭和下西洋危險得多,遙遠得多。 即便有趙駿給的世界地圖,也同樣充滿了風險。 船上的疾病、糧食淡水的補給、當地土著是否有敵意、海上的風浪、天氣的變化、寒冷的因素等等都是意外。 從寶元元年到如今慶歷三年,五年過去,杳無音訊。趙禎呂夷簡他們甚至還以為船隊早就全軍覆沒在了開拓的路上,沒想到五年之后,居然回來了! “即便是只看輿圖,那么遙遠的距離,朕都只能感覺到恐懼,本來對他們都不抱有希望,沒想到他們居然還真的能夠回來!” 趙禎亦是大喜過望。 趙駿說道:“只是不知道他們是中途遭遇挫折回來,還是已經抵達了美洲滿載而歸。” 曹修沉聲道:“聽對馬島那邊上報,他們船隊損失慘重,出發前五十多艘大船,如今只剩下二十多艘,人員也只有不到三千人。” “唉。” 趙駿長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都是在拿人命去堆出來的路線啊。” 當初這樣做,不是為了開拓美洲,而是為了先行一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