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目前還是像真正開始慶歷新政之前那樣,只做前期準備工作,先花點錢比較少的,再一步一步來。 至少現在黃河給他們留了七年時間,這七年時間,足夠做很多事情了。 八月底,曹苗芯生了個大胖子小子。 趙禎很高興,為其取名為趙曇,并且得到了趙駿的接納。 這是個日字旁,與趙昉他們一樣。 得到了取名認可之后,趙禎就更加高興了,一高興就有點得意忘形,居然在崇政殿日常會議上提出要收為義子,差點沒惹得趙駿翻白眼。 好家伙。 自己的輩分估計在族譜上得矮三十多代去了,要是兒子被趙禎收為義子,那他就是跟宋英宗趙曙同輩,簡直是倒反天罡。 后來趙禎在晏殊的提醒下才想起這事,連忙遺憾地表示看來收為義子是行不通了。 不過講道理的話,趙駿的兒子是曹皇后的外甥,如此一來也成為了趙禎的外甥,無形中輩分還是有點亂套。 好在這外甥是堂的,但就算如此,也讓趙禎非常興奮,最后竟力排眾議,封為祥符縣侯,又是讓滿朝官員震驚不已,紛紛上書勸阻。 很多人以為宋代不封爵,實際上是封的,比如宰相和使相往往會封為國公,即便生前沒有封,死后也多會追封,甚至還有追封為王的,比如曹琮的哥哥曹玘就被追封為吳王。 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北宋不怎么封爵這倒是事實。大量封爵主要集中在北宋初年還有宋徽宗時期,宋仁宗時期也只有宰相才會封為爵位。 包括給趙駿封為宋國公都已經很讓人震驚,雖然他是宰相之首,封國公也很正常。 可一來以前百官都不認識他,完全不知道他是誰。 二來這可是宋國公。 要是齊國公、魏國公之類的普通國公都還好想一點。 而普通官員和宗室一般都不會封爵位,像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類,在宋徽宗之前幾乎是絕跡的情況。 現在忽然給趙駿的兒子封爵位,那當然惹得大家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