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六十二章先恢復,再談發展經過一年吏治整頓,新政的第二輪正式開啟。 這一次也依舊沒太大反對聲音。 原因很簡單。 減賦稅和徭役,農民和地主歡迎不歡迎? 當然歡迎。 所以農民和地主肯定會答應。 改革商業,取消原來的稅收制度,商人歡不歡迎? 當然歡迎。 所以商人們也會答應。 那地稅和國稅變動,地方官府答應嗎? 舉雙手贊成。 以前官員要想干點事情,做點政績,比如修橋鋪路,興建水利設施,就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找朝廷要錢。 二則是找地方豪紳、地主籌集資金。 現在國稅會按照比例給地方上留一些,成為地稅,結果就是地方官府有公款用了,自然能搞點政績出來。 而且原來吏員是沒有工資的,但截留了地稅后,官員就可以給吏員發工資,從而促進吏員與地方地主、豪紳切割,防止貪污**的事情發生。 雖然不可能杜絕,但只需要大幅度減少,那就是一個利大于弊的政策,也能極大地改善了以前官府告狀,誰給的錢多判誰贏的情況。 因此第二輪新政可謂是整個社會各個階層都成為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也就不存在大范圍的反對。 稍微有點爭議的就是在北方實行新的宗族法,這顯然會讓很多封建宗族不滿。 但北方宗族力量實在是太弱了,跟南方比起來完全是天壤之別,并且不滿的主要力量是宗族嫡子那一系。 宗族大家長倒不一定反對。 因為這個辦法其實跟推恩令有點像,大多數宗族大家長更寵愛年輕漂亮的小妾,吹吹枕頭風,加上庶子也是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也希望給庶子和小妾分點財產。 而且朝廷的政令也并沒有要求平均分配,在新的繼承法當中,嫡子一脈依舊繼承主要財產,庶子會少分很多,以此平息這種不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