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一個則是數理化教育,進行術數、物理和化學研究。 不止是趙駿帶來的小學和部分初一數理化教材,還積極研究古代流傳下來的數理化知識。 我們國家古時候的理科并不差,只是缺少中間論證部分以及總理歸納。 因此政制院成立研究院,召集很多術數、格物、冶金人才,進行系統性指導,把規律總結出來,形成完整的理論。 如《墨經》當中的光學、力學。《周髀算經》當中的勾股定理,幾何學。《九章算術》當中的正負數、方程式、開平方等等。 以前官府朝廷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但現在卻很積極,在官府的大力推動下,人力物力集結,對于以前的科技成果考古研究,進展很快。 因而經過趙駿的梳理和歸納,最終完成了一套適合大宋孩子的基礎教育。 小學還是六到十二歲,以學文字、數學為主。 十二歲到二十歲之間,就是儒學和數理化,水平差不多就是后世小學到初二左右的水平,畢竟初三的知識趙駿不是不能教,完全沒有教材。 其它高中和大學知識有。 如賈憲發明的“賈憲三角”就屬于高階等差級數求和問題,還有“增乘開方法”,屬于高次方程數值解,都是高中大學水平。 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基本數學就已經足夠。 只要把數學教育普及開來,以后自然會有更多潛心研究數學的人,考入汴梁大學,專心研究數學理論,慢慢把后世的數學一一補齊。 在經濟上,實行商業稅遞進制度。 也就是以后不再按貨物的價值定稅,而是按照商品的銷售總額來收稅,賣得多收的多,賣得少收得少。 這樣做顯然是為了保護中小型商人的利益,畢竟商品的價格波動,買進賣出的風險也很大。 一旦你囤積貨物,賣不出去,或者市場價波動,售賣價格低于成本,虧本甩賣,那對于中小商人來說就是血虧。 只是如此一來,勢必就會造成偷稅漏稅的問題嚴重。 以前來往收稅按商品總價值算的話,稅務部門只需要在各個交通要道設卡收取稅賦就行,簡單粗暴且有效。 但現在誰知道你賣了多少,銷售額是多少? 所以朝廷又在今年改革稅制,農業稅依舊是兩稅法,同時分國稅和地稅,稅收上來后,按照比例劃分一定稅務交由地方,成為地稅,其余上交國庫,為國稅。 地稅作為地方財政,將用于地方發展,比如給吏員發工資,修建學校、道路、水利設施,建立本地產業,促進經濟農業發展等等。 國稅抽調部分禁軍,組建稅丁部隊,由地方國稅部門和中央國稅部門協調,督促、嚴查、追繳偷稅漏稅現象。 如一個商人要買賣貨物,除了要去工商局辦理經營許可以外,還要去國稅局登記貨物價值,售賣結束之后,再去國稅局按照比例繳納稅款。 沿途原來設卡的稅務部門不再用于繳納,而是用于查是否有國稅局登記,貨物價值是否與登記價值差不多。 這還不算完,貨物售賣出去之后,稅務部門要查賬、核對并且最終確定稅款等等。 整個流程基本上與后世差不多。 只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越復雜的程序,越有操作的空間。 反倒是那種直接通過商品價值來算的稅收不管從效率上還是執行力上,都比現在這套流程強得太多。 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以前的辦法對于中小商人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一旦商品出現大幅度波動或者其它意外損失,那么商人就會破產,嚴重打擊了商人積極性。 現在這套流程保護了中小商人利益,即便貨物沒有賣出去,至少不需要交額外的稅收,總歸是要比以前強得多。 所以新辦法就更考驗效率、執行力以及官員的清廉程度。 為此朝廷的新法律規定,稅收與當地財政、稅務人員的工資的掛鉤,同時對于偷稅漏稅進行嚴厲處置,打擊程度堪比后世霉帝國稅局。 最后一個政策則關于審計。 審計部從今年開始,清查全國人口,丈量耕地,并且還將對各縣衙門的公款花銷進行審計核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