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四十六章怎么是你?大宋真小公元1041年新年剛過,大宋皇帝趙禎改元慶歷。 此時與西夏、遼國戰事已定。 外患剛除,解決內憂的問題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在外交上,趙禎派人出使高麗、日本,攜剛敗遼朝之勢,揚大宋國威。 在軍事上,西北、河北依舊屯兵數十萬,用于威懾遼國和西夏。 在改制上,趙駿推動景祐改制,以政制院為核心,建立起了一套嚴格的官場上下級秩序。 在經濟上,改革了國有榷場制度,推動了私營化改革。 在教育上,于汴梁建立起多所現代化學校,以教授儒家經書,以及小學到初中數理化知識。 不過這些還只是皮毛,真正的大范圍改革還未開始,一切要等范仲淹正式主持新政。 正月十九日,今天上午趙駿剛剛在政制院參加了最高會議,發表了重要講話。 講話內容很簡單,隨著戰事已定,改革內部憂患在即,每個政制院成員都要做好準備,迎接新的風暴到來。 并且他安排了任務以及主抓方向,如呂夷簡、王曾、盛度、蔡齊、宋綬、晏殊主要處理全國政務為主。 賈昌朝作為政制院同知,還兼任教育部尚書,就要推廣全國教育發展,在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校,主持數理化改革。 李迪作為刑部尚書,其實也是后世司法部部長,就要重新制定大宋法律,堅決依法治國、有法必依的理念。 禮部尚書蔣堂和張士遜則主要抓吏部、審官院的全國大小官員升遷,以及御史臺、諫臺糾察之事。 范仲淹更不用多說,要主持新政改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安插人手,將改革大將放在重要部門,推動改革的發展。 而新年第一個改革那自然是吏治,吏治由兩點組成,一是明確官員職責,二是對官員的職責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達成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官員的任務是恒定的,以治理好地方為主,通過對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和標準進行衡量,以此查看這名官員是否合格,是否做到了分內之事。 那么負責核查的人員是誰呢? 自然是御史臺。 諫臺的人比較少,主要是對宰相以及皇帝進行糾察和規勸。 御史臺不僅人多,負責的范圍廣泛了許多。 景祐改制之后,又增加了御史臺的人手,并且還在全國各地設置御史司。 明朝張居正的考成法主要由六部和都察院來辦,宋代的考成法也由各個部門以及御史臺來辦。 同時在各部部門內部設立糾察部門,與御史臺進行通力協作,達到互相監督的目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