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殺!” 幾乎是見到敵方大將死的瞬間,保塞城北門便大開,一個穿著鎧甲的中年軍官縱馬馳騁而出,身后跟著數千騎兵。 這中年軍官叫做楊文廣,為左班殿直,只是個正九品的下級軍官,甚至都不算將領。 由于在汴梁時期,火炮建成之后,需要有炮兵試射,所以趙禎就把當時擔任侍衛的楊文廣調過去當炮兵手的小班長,反正也就那么幾門炮,炮手總共就十多個人。 此次遼國來襲,朝廷又從后方調集了十萬禁軍來前線,楊文廣的炮兵小隊自然也在其中,并且他的父親楊延昭曾經做過保州知州,對這里非常熟悉,楊文廣作為將門虎子,又來到保塞防備遼國,也算是子承父業。 兩門火炮造成的殺傷力其實非常小,由于榴彈制造難度大,在工業水平沒有達到那個前提之前,幾乎只能用實心彈,所以到目前為止,兩顆炮彈下去,也就殺了三個人,一匹馬。 但幾乎是在保塞城門大開的瞬間,遼國的步兵方陣先是一陣騷亂,緊接著隨著第一個士兵“啊”的怪叫一聲,扔掉手中的武器扭頭就跑,整個遼國步兵方陣頃刻間就土崩瓦解,兵敗如山倒向后方涌去。 在個前裝滑膛炮時代,實心彈的威力確實不如可以爆炸的榴彈。然而無論海戰還是陸戰,公認最有效的還是實心彈。 因為在黑火藥時代,球形榴彈基本就是擺設,對付步兵破片數量太少。12磅拿破侖炮彈的榴彈破片才20多片,考慮到破片飛散球狀分布,而且地面以上有效破片還幾乎要減半,半徑15米內能打到人的幾率很低很低。 反觀實心彈,如果是平面射擊,對付敵人的列陣,能夠起到穿糖葫蘆的效果,一炮出去,對面站直的一排人,管你多少人,一路干穿到底。 據《制勝的科學》以及《戰爭論》記載,拿破侖時代,曾經有枚實心彈貫穿了26列步兵方陣,直接殺了四十多人。而且這些人都是被打穿身體,四分五裂,死狀奇慘,對于敵人的軍心士氣打擊非常大。 由此可見,雖然從城墻上射出的炮彈是拋物線,完全不能造成平地直射那樣一炮穿心的效果,可這結結實實幾里地外就把人砸成碎片的東西,給予了遼國士兵多大的心理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死者周圍的遼國士兵首先就開始崩潰,緊接著就帶動了其他人,如多米諾骨牌一樣,還未開戰,就兵敗如山倒。 就連督戰的遼國騎兵,都不再去斬殺逃跑的士兵,而是勒馬便走,跑得飛快。 一是他們的主將死了。 二是看到耶律敵魯古的下場,他們也怕啊! 楊文廣率領城中準備的幾千騎兵,一路追殺,將遼國兵馬追出了數里地,斬敵數百人才返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