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此一來,經濟會增速,農業變法也會順利許多。 “我以前就說過很多次,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可惜的是地方沒有執行到位。并且他也忽略了地方上這是在搶奪地主的利益,地主和富戶自然要聯合地方執行王安石變法的吏員進行阻撓。” 政制院內,趙駿再次強調道:“但我這套變革的話,雖然進一步壓迫了地主,但卻并沒有和他們爭搶利益。也允許他們繼續放貸,前提條件是不能偷稅漏稅,不能違法亂紀。” “農民要繳納的賦稅變少了,他們的壓力也會減少,那么在地主那里借貸的數量也會變少,算是變相地減少了地主通過借貸對百姓進行剝削以及土地兼并。” “但同樣的,雖然對地主和富農增加稅收,可也不能過多,這里面有個臨界點。如果過于嚴苛,必然會造成大面積地主和富農爆發起義。” “根據我的調研來看,正稅確實很輕,只有5%到10%之間。可大量苛捐雜稅下來,能達到百姓全年收入的4到5成。這可是在農業社會,一年收成都不一定養家糊口,卻還要抽走那么高的稅額,顯然會激發社會矛盾。” “所以我認為把全國每戶少于二十畝以下的貧農將他們的稅收降低到10%到15%左右是比較合理的,而田地超過五十畝的地主和富戶則必須要維持在20%到50%之間,臨界點大概在50%左右。” “但具體劃分又比較難,因為地方官員不一定和地方地主富戶勾結,但下面的吏員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和地主富戶有極深的牽扯,一旦朝廷出政策,對不同的收入人群進行不同的稅收比例的話,那么隱戶、隱產的情況,就極容易出現。” “比如一個擁有一萬畝田地的地主,為了降低稅收,肯定會想辦法讓地方吏員篡改他的土地規模,甚至有個別厲害的角色,干脆讓自己成為一個名下沒有田地的佃戶,拿到那種超低的納稅資格。” 不得不說,趙駿的考慮已經相當周全。完全不像王安石那樣,沒有考慮到地方官吏與地主勾結,狼狽為奸,把一個好政策變成壞政策的現象。 基本上趙駿所有的策略,都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并且也調整出了應對方式。 眾人聽著他的分析,一時間竟然覺得面面俱到,呂夷簡忍不住問道:“既然你已經想到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有沒有什么解決方式呢?” “第一是監管力度!第二是懲罰力度,懲罰力度就不用多說,一旦發現的話,就要從重處置,沒收全部隱瞞的土地財產,以儆效尤。” 趙駿說道:“而在監管力度上,我認為三方監管最重要,一是地方主政官員監管,這要納入考核標準。二是御史監管,各州縣,每個月都必須有御史巡查、核實。三是皇城司監管,從明年開始,皇城司要入駐全國各地!” 皇城司入駐全國各地?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一臉地無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