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邊不動聲色,表面上似乎打算與李元昊和談,接受了李元昊歸順的提議,但同時又指責元昊歸順誠意不夠。 這世上哪有投降歸順,不稱臣納貢,自削皇位的。 李元昊得了范仲淹回信,自然也樂意與大宋這樣拉鋸拖延時間,于是就自削皇位,稱臣納貢以及以后的宋夏名分等問題,雙方不斷寫信交談,展開了激烈的談判。 從最初的要求大宋承認他的皇帝地位,到后面宋方堅決不允許,要求元昊恢復他爺爺時期的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然后向大宋賠償馬三萬匹,橐駝一萬頭,牛五千頭,羊四萬只,其余金銀和西夏特產若干。 再到宋國進行了一定退步,可以保留他的西夏國王爵位,要求馬一萬匹,橐駝五千頭,牛三千頭,羊兩萬只,金銀和特產若干等等。 李元昊當然不干了。 暫時自削為國王他可以接受,畢竟在他想來,只要把遼國拉下水,即便是未能攻破大宋的陜西路,那至少也能逼得宋朝和談,重新恢復他皇帝地位。 但如今西夏自從貿易斷絕之后,經濟接近崩潰,民生凋零。歷史上別看李元昊三戰三勝,實際上內部都快支撐不住了。 更何況現在還沒打贏,而是凄慘戰敗。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再進獻那么多東西,恐怕接下來不用打了,國內的經濟崩潰,都能讓西夏陷入內亂。 所以李元昊堅決不答應,要求恢復他爹時期,只進貢五百匹馬,三百頭橐駝。 宋朝可以不給他賞賜,但希望宋朝不能剝削太過分。 范仲淹也不干。 要是宋真宗時期,說不準就答應了。 畢竟那位主可是打了勝仗,還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年年給敵國歲貢的人。 但現在是宋仁宗時期.哦,這位主可能也會答應。 不過沒關系,現在國內他不一定能做主,做主的可是強硬派的知院老爺。 因此在趙駿的支持下,范仲淹放心大膽地獅子大開口,并且學會了遼國武力威懾,揚言若是不答應,就繼續打下去,打得他滿地找牙為止。 聽上去好像暴露了他們的戰略意圖,但實際上老范也清楚,如果不這么說的話,李元昊又不是傻子。 既然打贏了,開始耀武揚威才是正確的反應,藏著掖著,反而被對方起疑。 所以干脆就大大方方一點。 李元昊語氣果然軟了許多,但還是不同意,雙方就賠償問題,前前后后一直在反復拉扯。 等到寶元二年五月底,遼國的使團也已經出現在了汴梁。 此次使節團由南院宣徽使蕭英、翰林學士劉六符等人組成,表面上是為了給趙禎賀壽,實際上是來探聽虛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