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了延州才知道,這里其實就是一個山坳處,周圍放眼望去,群山環繞,全是那種幾十米高,最多不到一兩百米的丘陵山坡。 雖然正值四月底,漫山翠綠,但隱約還是能夠看到黃土高坡的荒涼,以及那種遼闊與寂靜。 延州城就坐落于山腳,城池以西滔滔不絕的延水流淌,東面小山坳里,坐落著一座占地四五平方公里的小城池。 趙駿在范仲淹的帶領下進了延州城,兩個人寒暄了一陣,進了城內。 接著又在老范的介紹下,認識了劉平、任福、石元孫、王仲寶、許懷德、張亢等人。 之后就是接風洗塵。 正所謂贏了笑嘻嘻,輸了mmp。 由于打了勝仗,飯桌上眾人談笑風生。 飯桌上,趙駿指出,西夏人狼子野心,李元昊死性不改,即便這一戰大獲全勝,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該有的防備還是要做好,絕不要輕敵大意。 他強調,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有機會能夠出兵塞外,重創西夏的話,就一定不要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大宋的將士們要有不怕犧牲,勇于開拓的精神。 只要他們有這份不怕困難,敢于打仗,能打硬仗的決心,朝廷就不會吝嗇糧餉。 一番激勵的話語聽到眾人耳朵里,一個個高興不已。 除了夸贊知院好文采以外,也紛紛夸贊知院高瞻遠矚,為他們給出了如此有建設性的提議。 大家你好我好,互相吹捧,飯吃到飽,酒喝到位,這才興高采烈地散席。 其實誰都知道趙駿只是在說些場面話。 但結尾那句朝廷不會吝嗇糧餉,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而且趙駿也做出了承諾,此戰中只要立下功勛的將士,朝廷都重重有賞。 在這個認錢的時代,沒什么比發錢更激勵人心。 歷史上張亢雖然多次立下戰功,卻屢遭到彈劾、壓制,甚至一度身陷囹圄,晚年還頗受非議,仕途坎坷,至死未能顯達。 原因就在于他為了犒賞部下,激勵斗志,多次想辦法搞錢,比如拿公款讓手下去成都經商,又通過虛估鹽引與那些入中法的商人勾結,侵吞朝廷的資產。 但他所做都是為了手下將士,之后朝廷也確實查出他并無謀私之心,賺的錢都分發給了部將。 可惜的是由于張亢性格耿直,多次得罪上官鄭戩和夏竦,被他們打擊報復,讓御史臺的御史彈劾他拿公款經商的問題,誣陷他給自己謀私,使得后來張亢被調離西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駿給出的犒賞軍隊的承諾,比給他們這些將領升官的承諾還要重要。 糧餉到位,元昊干碎。 他們需要發錢來保證軍隊的戰斗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