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一十章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老范輕易就猜出了李元昊的策略,倒不是老范智珠在握。 而是李元昊只能這么做。 一是趙駿已經跟范仲淹說過,歷史上李元昊就是這么干的。 二是通過分析觀察,就會發現李元昊其實根本沒有多余的選擇。 宋夏戰爭,宋國擺明了是龜縮防守打國力消耗。 如果是遼國,那肯定是步步為營,大軍壓進,蠶食大宋邊境,同樣修筑城墻,兩軍對壘。 這樣就是以勢壓人,打的就是雙方底蘊,之后才能拼軍隊戰力。 到時候遼國也在邊境有了城池和駐地,糧草運輸補給方便,他們就可以不斷派遣騎兵,進入敵后作戰,摧毀宋軍的后勤補給,完成國家級的勝利。 然而西夏做不到啊。 西夏巔峰期人口才三百萬,現在還沒到巔峰期,人口了不起也就一兩百萬,你讓西夏怎么去修筑城池,怎么步步為營?怎么糧草補給? 所以李元昊唯一能做的就是劍出偏鋒,打一槍換個地方,尋找宋軍的薄弱處,發動偷襲,一擊得手后立即撤退。 而知道了李元昊的打法那就簡單許多,從地圖上看,就如同上帝視角那樣,能夠清楚地看到,首先是秦鳳路,那邊是李元昊用腳指頭想都不可能去打的地方。 秦鳳路地盤西至后世西寧,東至蘭州,是后世甘肅天水地區,打這里山高林密,路途遙遠,后勤補給困難,根本沒法長途奔襲。 其次可以選擇的就是鄜延路的延安府,當時綏德軍還未置,所以邊境全是延州的區域。但這里已經被老范修成了鐵桶,十里一座烽火臺,二十里一處堡壘,延州城更是堅如磐石。 至于環慶路也是一樣,范仲淹任命他的好友滕宗諒為環慶路都部署,曹琮為環慶路馬步軍總管,又有趙振為環慶路副都總管,種世衡為環州部署。 這些人嚴格按照他的命令,做好防備工作。 因此在老范的眼里,李元昊可供選擇的就只有涇原路。 但涇原路實際上是個陷阱,外圍看似空虛,幾乎沒有多少碉堡、烽火臺,可老范很陰險地在鎮戎軍、德順軍、渭州一帶,差不多是在后世固原市六盤山地區,修筑大量堡壘。 這樣西夏軍一帶,立即就會被無數堡壘給牽制住,此時環慶路的援軍過來,立即就能把西夏軍隊包餃子。 元昊顯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聲東擊西,想要偷襲派出援軍后空虛的環慶路。然而范仲淹卻預判了元昊的預判,已經洞悉了對方的想法,自然也就沒有多少顧慮。 現在甕中捉鱉的格局已經出現,環慶路成為了甕,那么誰才是那個捉鱉人呢? 范仲淹目光在手底下諸多將領間穿梭。 他手下目前有樞密使王德用,王德用是個老將,派他過去肯定沒問題。 但一來王德用年齡確實大了,今年已經六十歲,只適合做后方指揮,親自上前線還是不太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