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一百八十四章還是游戲好玩就在趙駿巡視宿州民情之時,到二月二十六日,趙駿的回信幾乎也同步送入了汴梁。 進奏院把信件交回了政制院。 此刻上午時分,陽光正盛,按陽歷此時已經是三月底四月份左右,因而春暖花開,姹紫嫣紅。 政制院外面本來就修了林園,園中鳥語花香,院子里的銀杏樹長出了新葉,灌木叢郁郁蔥蔥,花圃里種著各類名貴花草,走在院外都能夠聞到撲鼻而來的香味。 呂夷簡、王曾等人正在屋內處理公務。 今年伊始,他們就要全面推行官場改制以及國營改革,目前主要先發方向是國營改革的事宜。 李諮那邊現在正在主持國營拍賣,競拍的資產都已經差不多了。 幾乎整個汴梁的鹽、酒、茶等榷賣開始半國有化半私有化改革,并且私有化的股份占多數,國有股并不會阻礙私有商人經營。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汴梁商人就合伙購置股份。 其中就以田氏茶葉為代表的茶行,以康氏鹽業為代表的鹽行,以及劉氏糧業為代表的糧行進行主導,孟承起家族也占了一些比例。 基本上光汴梁的國營店鋪、機構、榷賣資格等等,就已經賣出了兩千多萬貫。后面的茶場、礦山、鹽田等重要自然資源,也已經開始進入協商階段。 主要還是宋代經濟體系往往以民間手工制造業加上官商結合而來,商人們資產能達到百萬貫就已經很了不起。 不像明清那樣,催生出大量手握幾千萬上億兩白銀的巨富。 因此即便朝廷想要半私有化改革,體量過大導致商人們短時間內難以吞下。 不過宋代的商業環境的優勢是雖然頂尖巨富不多,可如果說明清時期催生出了一百個億萬家資的巨富的話,那么宋代商業環境則是催生出了一萬個身家百萬貫的富豪。 由于對大商人的壓榨導致商人們居然罕見地很難突破財富上限,基本被壓縮在了百萬貫級別,造成了財富頗為分散的情況。 當然。 也有可能財富主要集中在經商的官員手里,民間大商人不多。 但不管怎么樣,商人們雖然個體財富不多,卻可以聯合起來成立商行,一起共同出資,占據一定比例,把國有資產買下來,共同經營。 只是這樣做肯定也會有一定麻煩,各家經營方式不同,理念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分歧,造成經營出現問題。 所以這段時間李諮都在忙著這事,由他主導的工商部來協調各家利益,讓各行各業,一起合股的人選出一個大家都信得過的領頭羊來,由此人確定領導地位,一起制定好規則和經營理念。 政制院目前正在全力推動這個事情,希望今年能進快把私有化改革完成。等到國營改革做完之后,就要全國性地進行官場改制,增加行政效率。 畢竟現在都還沒完全改革呢,國庫就已經又進賬兩千多萬貫了,要是全部改革完成那還得了? “呂相,看看這個,是進奏院才送過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