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宋不缺官-《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一百三十章大宋不缺官九月底,政制院內,趙駿正在桌案上看著公文。
統計司已經建成了。
現在天下閑官散官多的是,想抽調人手還是簡單。
政制院發下了最高文件指示,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必須在年底前把所有數據交給統計司。
并且統計司要求調查各部門數據的時候,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拖延、妨礙,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必定嚴懲不貸。
新上任的統計司知司便是那位吳育,此人雖然才三十三歲,但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史料記載他“少奇穎博學,中進士”,而且又考了制科。
宋代的制科含金量以賢良方正科最高,堪比進士。而科舉當中最高含金量是先中進士,再考中賢良方正科。《宋史》說: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蘇軾而已。
所以由于他既是進士出身,又考了制科,含金量蹭蹭漲,升官速度也很快。
歷任大理寺評事、大理寺寺丞、地方縣令、湖州通判等,現在是從五品太常禮院,歷史上四十歲就是樞密副使,四十一歲為參知政事,可以說能力極為出眾。
如今只是擔任太常禮院這樣的閑散官職,便是當初在河南擔任襄城知縣時,被當時的御史劉元瑜誣陷,這才沒有上位。
否則以他在地方上出色的政績,就絕對不是去太常寺這樣沒實權的部門,而是三司衙門。
原本吳育是沒資格上朝的,但八月不是科舉嗎?
十月份就要出成績,所以最近太常寺以及禮部負責科舉的官員都要上朝匯報情況。
趙駿在朝上雖然被吳育反對,但他看官員名單和資料,看中了對方的政績以及比較剛直嚴肅的性格,就調到了統計司來。
這種人在統計司,才能夠把數據統計好,讓趙駿把目前大宋的情況摸清楚。
此時趙駿正在看三司戶部送上來的數據。
戶部有左右二曹,左曹設戶口案、稅賦案、農田案、檢法案、知雜案;右曹設有常平案、免役案、坑場案、檢法案、知雜案。
也就是左曹主管人口、賦稅、田地、司法、雜務。右曹管倉儲、賑災、徭役、市場、司法、雜務等等。
這意味著人口和土地目前都是晏殊所在的戶部管,所以資料送上來的也最快最全。
只是他看的數據卻是真宗天禧五年的數據,十多年前的東西了。
記載戶口是一千零二十九萬六千五百六十五戶,壯年男丁有兩千六百二十零五千四百四十一人,其余老幼婦孺加起來,總人口超過六千萬。
如今十多年過去,想來人口可能已經到了七千萬,難怪到了宋徽宗時期,宋朝的人口就已經到了1.1億,增長速度非常快。
然而看到土地統計就讓人頭大,十多年前統計失地流民達到了三百多萬戶,也就是接近30%的人口沒有土地。
歷史上這一數字到王安石變法時期,經過他的統計達到了35%以上,可見土地兼并多嚴重。
一千多萬人口要么流入城市進行手工制造業,要么造反,最終被納入廂軍和禁軍體系,造成了北宋嚴重的冗兵問題。
也難怪宋朝手工業以及商業發達,這么多人口從事這個行業,又怎么可能不發達得起來呢?
看著這些數據,趙駿臉色不太好看。
旁邊呂夷簡見到他面色不對,問道:“怎么了?”
“土地兼并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嚴重,難怪王安石要變法,一千多萬人,接近兩千萬人沒有土地,貧富差距這么大,這是一顆定時炸彈。”
趙駿搖搖頭。
其余人就湊了過來,范仲淹上午在政制院當政,便馬上接茬道:“那是不是慶歷新政的同時還得王安石變法?”
呂夷簡和王曾等人就瞪了他一眼,開玩笑,一個慶歷新政就鬧得夠嗆了,再來個王安石變法?
你老范是要把大宋折騰死是吧。
“我在想一個問題。”
趙駿撓撓頭,面露難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省|
西盟|
曲麻莱县|
利津县|
霍邱县|
南汇区|
洛南县|
巩留县|
新宁县|
黎川县|
通榆县|
西充县|
司法|
百色市|
格尔木市|
望城县|
昌宁县|
武夷山市|
古交市|
宜阳县|
红桥区|
夹江县|
龙江县|
凤翔县|
汪清县|
潞城市|
南昌县|
大同市|
舒城县|
宝丰县|
郯城县|
洛宁县|
和龙市|
隆子县|
静乐县|
高平市|
南涧|
龙山县|
安阳县|
固安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