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皇兄,……”忠順親王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勸慰突然間顯得有些虛弱的皇兄,好一陣后才繼續道:“皇兄,收復沙州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臣弟以為收復沙州一城和收復整個關西七衛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差不多,意義就是收復了失土,如果我們攻占沙州,臣弟以為若是能小心籌措一些,所需花費還是支應得起的,這一步柴恪說得很有道理,必須要走,……” 永隆帝終于平靜了下來,也不知道是忠順親王的話語起了作用,還是那一陣子爆發出來的情緒發泄出來了,讓他終于可以心氣順了一些。 似乎是在掂量忠順親王的建議,良久,永隆帝才緩緩道:“劉東旸部必須要離開肅州,否則平叛之役便難以有一個圓滿結局,許多人便會抓住這一條興風作浪,沙州必須要拿下,這樣便是光復前明舊土,意義非同一般,要讓整個京師城上下都明白這兩樁事兒的意義,……” “臣弟明白,會 白,會安排人在戲院茶樓酒肆里做此散播這等言語,……” “老九,收復沙州的余波也許只能維系一段時間,但接下來呢?朕以為恐怕還要繼續,不求多,不求大,但求不斷,哈密衛便是一個目標,哈密衛的名氣可比沙州衛大多了,京師城老百姓知道什么?一聽哈密便覺得那是西域之地,覺得被朝廷收復了,自然是國威大增,心氣高漲……” 很顯然,永隆帝考慮更長遠,柴恪的一些想法,或者說是馮紫英的一些建議都被他接受了,“西域特產便可源源不斷入貢,彰顯我朝奪回沙州和哈密的意義重大深遠,這一樣也可以作為一個讓百姓們茶余飯后探討的話題,……” 忠順親王明白皇兄這是要和義忠親王在士林民心上進行爭奪了。 在文官群體中,現在還看不出端倪來,這些人都是抱著冷眼旁觀的姿態,不會輕易介入天家之事,尤其是太上皇在情況下。 但在士林中,義忠親王明顯更吃香,這多少會影響到文官群體。 但是同樣如果在普通民眾中扳回來一局,同樣也會對文官群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皇兄深謀遠慮,臣弟遠遠不及,……” “行了,朕不需要聽這些毫無意義的話語。”永隆帝不耐煩地道:“朕還有太多的麻煩需要解決,柴恪提出的策略的確可行,但是在糧餉籌措之略上,你覺得如何?” 這一條也是最關鍵之舉,開海,舉債,開海已經會引發莫大風波了,而舉債同樣會引來很大非議,而兩者結合在一起,只怕就有些難以預測和控制了。 “皇兄,這兩者如果分開來,引發的風波雖大,但是臣弟以為尚能應付,實在不行便停下來,風波自然消退,但是兩者合二為一,只怕就難以停下,臣弟也不敢妄言啊。” 這道題太大,忠順親王也不敢亂表態,日后若是引起驚天波瀾,他也吃不消。 永隆帝白皙的臉上陰霾籠罩,站起身來,背負雙手在東書房中來回疾走,“先不說走這一步會引發多少波瀾,即便走了,能行得通么?能解決問題么?” “皇兄,茲事體大,不如先找諸公商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