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哱家的兵不會往這邊來,要走也只會往北邊跑,這些都是漢人,劉白川和劉東旸的。”何治勝咬著牙關(guān)道:“左翼的是劉東旸的,右翼是劉白川的。” “劉東旸也來了?”馮紫英吃了一驚,幾大叛軍首腦中除了哱拜就要算劉東旸,甚至劉東旸的作用比哱拜還大,雖然哱拜父子掌握的兵力比劉東旸更多的,但是真正在其中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的還是劉東旸。 “看樣子還沒到,這里應(yīng)該是劉白川在作主,你看那面旗幟下,可能就是劉白川。”何治勝有些慘然,“大郎,我們恐怕頂不住了,劉東旸和劉白川的兵力都是叛軍中的精銳,比土文秀和許朝的兵馬要強不少。” “他們只有八千人,只要能頂住兩三輪進攻,就有希望守住。”馮紫英沒想到這家伙這么早就開始悲觀起來了,心里也有些發(fā)急,這臨陣指揮,自己可不在行,還得要靠這種武將才行。 “事已至此,怕也只有一搏了。”何治勝目光在城墻下游移著,搖頭不已,“大郎,不是我滅自己志氣漲敵人威風,八千精銳,我們只有三千人不到,縱然能扛得住今日,也挺不過明后日,這還是叛軍不會再有后續(xù)部隊跟上來的情況,劉東旸還沒到,若是他到了,賊軍肯定過萬人!” “我已經(jīng)讓張大人暫時把放下臨城巡視,請他去城中再去把所有能一戰(zhàn)的人都召集起來,這甘州城里大戶士紳豪商看起來也不少,各家護衛(wèi)家仆,起碼也能再湊上三五百能一戰(zhàn)之人,……” “用處不大,這等人小打小鬧耍耍威風還行,真正上了陣,見了血,便會垮得比誰都快。”對于這等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陣的護衛(wèi)家丁,何治勝很清楚德行,面帶不屑,連連搖頭,“哎,算了,能拉來充數(shù)也行,聊盡人意吧。” 馮紫英知道自己對這等戰(zhàn)事不在行,如何打仗還得要看何治勝這等人,但是何治勝所說的也的確在理,若是沒有其他變數(shù)因素加入,甘州城破城是遲早的事情。 現(xiàn)在城中人心惶惶,馬夏的逃離尚未傳開,一旦城中都知道鎮(zhèn)守總兵官已逃,只怕情勢還要敗壞。 而這個消息只怕瞞不了多久。 甘州城墻不算高,因為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這里基本上都是土墻,只有部分地段用磚墻圍砌,而南城門由于地勢原因最為低矮,也成為叛軍選擇突破的地方。 眼見得攻城云梯慢慢開始聚集起來,何治勝無暇理睬馮紫英,開始下達命令。 甘州城四座城門各有三具威遠炮,其實應(yīng)該算是仿造的佛朗機炮,馮紫英只是粗略的查看了一下就知道這玩意兒不靠譜,外部甚至還用鐵箍箍住,那品相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要躲在一邊兒去,弄不好就是炸膛的命。 弓箭手早早就位,狼牙拍和滾木礌石倒還算是準備停當。 防守的主力還是何治勝帶來的這一千多高臺兵,很顯然何治勝更相信自己一手操練出來的士卒。 作為游擊將軍三千兵力,能從高臺帶出來的就只有這一千多人,除了吃空餉外,其他都是老弱屯兵,不堪使用。 伴隨著城下終于響起的戰(zhàn)鼓聲,密密麻麻如蟻蟲一樣的叛軍士兵終于開始小跑起來,吶喊著,嘶吼著,高舉著盾牌和刀槍,抬著云梯,洶涌而來。 這都是十七世紀了,可是在這里,居然還是這種以冷兵器戰(zhàn)爭為主的時代,或許間或響起的三眼火銃巨響,能告訴這已經(jīng)是十七世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