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郎君,我們鎮(zhèn)的確有些信報來源,但是并不多,畢竟寧夏衛(wèi)和我們分屬兩家?!敝肋@一位是總兵官的嫡子,章翰很禮貌的抱了抱拳:“但從寧夏叛亂以來,我們也已經(jīng)派出了的各種人員進入了寧夏衛(wèi),目前掌握的信報基本上是來源于他們,……” “那我只問一句,叛軍,包括最早寧夏鎮(zhèn)本身的留存的糧秣,以及劉東旸、土文秀和哱家私自截留藏匿的糧草有多少,足夠他們支應多久?” 馮紫英一開口就讓整個屋里的人都是一震。 直奔要害,糧草,叛軍數(shù)量不少,打起仗來,首先就要說糧草,銀兩都還在其次了,畢竟這等時候你就是有銀子也未必買得到糧食草料。 柴恪和楊鶴都忍不住揚了揚眉,馮唐這個兒子果然還是跟著他耳濡目染,對軍務有些了解的,一語中的。 章翰也是一驚,認真打量了一眼這個年輕人,遲疑了一下:“馮郎君,恐怕這個沒法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寧夏鎮(zhèn)本身糧秣供給狀況兵部應該更清楚,但恐怕不會比我們榆林鎮(zhèn)強,基本上是每兩月運送補充一次,按照慣例應該是三月就該補給了,……” “難道你們對哱拜和劉東旸沒有一點兒了解?”馮紫英知道對方在謹慎什么,但這個時候卻顧不得許多了。 章翰猶豫了一下,但在對方目光堅持下,有些勉強地道:“哱拜我們還是有所了解的,其人素來驕狂,和韃靼人眉來眼去,其子哱承恩是副總兵,掌握有一萬主力,其中有三千蒼頭軍是精銳,另外一子哱承寵和義子哱云,各自 云,各自掌握著五千兵力,其中各有一千蒼頭軍精銳,從糧秣草料來判斷,支應到五月應該是沒問題的,劉東旸和土文秀等人狀況,就不是我們能掌握的了,……” 如果說對哱拜等人的刺探,還能勉強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及其過于強勢的架勢讓榆林鎮(zhèn)有些警惕才會刺探消息,勉強說得過去,但是在劉東旸等人尚未反叛時,你卻刺探鄰鎮(zhèn)軍情,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了。 柴恪和楊鶴現(xiàn)在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這些,叛軍表現(xiàn)出來的掌控力和戰(zhàn)斗力已經(jīng)讓他們心急如焚,但是馮紫英的提醒又讓他們覺察到了叛軍的弱點——糧草補給。 像寧夏鎮(zhèn)這等基本上完全依靠外部運送糧秣補給的邊鎮(zhèn),只要把他們困死在一鎮(zhèn)之內,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們自己都會崩潰。 但是問題是朝廷卻不能這么做,榆林鎮(zhèn)這邊倒是能封堵住,但是甘肅鎮(zhèn)那邊呢,固原鎮(zhèn)那邊呢? 而且朝廷也需要考慮清楚,如果一旦叛軍到最后孤注一擲,把整個寧夏鎮(zhèn)乃至甘肅鎮(zhèn)化為一片白地,那朝廷怎么辦? 朝廷有錢有糧,怎么都好辦,沒錢沒糧,就不敢坐視寧夏鎮(zhèn)和甘肅鎮(zhèn)淪為白地,否則那要么朝廷就只能放棄這兩鎮(zhèn)退守固原和榆林,放任這兩地成為韃靼人和蒙兀兒人的牧地和獵場,要么就要投入巨大重建兩鎮(zhèn),這都不是朝廷能夠接受的。 可以說這也是柴恪和楊鶴為什么心急火燎的連夜趕路要盡快推動大軍集結,籌劃攻勢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知道叛軍固然拖不起,但是朝廷也拖不起。 但馮紫英就要提醒他們的是,朝廷固然拖不起,恐怕叛軍比想象的還要拖不起。 “紫英,你想說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