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恐怕寧夏叛軍和土默特部有勾連。”柴恪突然道。 走在略前一步的張景秋腳步微微一頓,“怕不僅僅是土默特部,我在擔心這個劉東旸與哱拜怕是都各有心思,但是都自動的在尋找外部的勢力參與進來,吐魯番那邊的蒙兀兒諸部要說的確每年都有襲擾甘肅鎮西部諸衛,但是根據職方司和行人司前幾年的情況反饋,并沒有如此大的力度,他們也一直不希望徹底斷絕這條商道,甚至在朝貢上也是斷續維系,但近期的襲擾力度明顯就不一樣了,這是職方司和行人司的信報出了差錯?” 柴恪微微色變,“張大人,您是說劉東旸和哱拜這是籌劃已久?早就要想把兩鎮分離出去?” 張景秋在公廨門廊前站定,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子舒,我何嘗不希望并非如此?但是我們恐怕不得不把局面想得更糟糕一些啊,否則一旦算錯,那就是彌天大禍啊。” 柴恪低眉沉思,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張大人,您的顧慮是對的,但是我不認為劉東旸和哱拜有如此深遠慎密的計劃,石光玨出任總兵也就是兩年的時間,寧夏鎮原來局面雖然糟糕,但是也不至于到這種地步,主因還是石光玨,……” “不,子舒,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說劉東旸和哱拜或許之前沒有要做這等大事之心,但是卻久有驕橫跋扈之意,勾連韃靼人甚至蒙兀兒人或許之前只是為了謀財,但到后來未必就不是覺得大周在這兩鎮的控制力無外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了,這種情形下,心思的轉變或許就很正常,只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或者火苗了,……” 柴恪沉默不語。 二人進屋,孤燈如豆,早有小吏送上飲食,但是二人都無心用飯,擺了擺手。 “五十萬兩銀子怕是杯水車薪啊,可戶部咬死只有這么點兒,皇上那邊還能不能再湊點兒?”柴恪抬起期盼的目光。 朝議已經議定由他兼任三邊總督,負責此次平叛,楊鶴出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協助柴恪平叛。 平叛兵馬以榆林、固原兩鎮為主,大同鎮抽調一萬兵馬立即趕赴榆林,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軍令已經下發至大同鎮,后續還會從四川、河南抽調組建營兵接受柴恪的統一指揮。 抽調兵馬,組建平叛班子,這些都相對簡單,關鍵還是錢糧。 糧食也是一個大問題,本身三邊四鎮的軍糧就一直是半饑半飽的狀態下,現在要打仗,人吃馬嚼,這是一個大問題。 更為關鍵的是榆林鎮也好固原鎮也好,還有大同鎮的援兵也好,都是欠餉幾年,要人家賣命打仗了,你如果不先行補發軍餉,那士氣肯定是支撐不起打這一仗的。 張景秋黯然,這皇上也已經是幾乎把內庫老底子都給抽空了,但戶部那邊也的確是沒錢,想到這里,張景秋心中越發晦暗,但他又不能拒絕柴恪的要求:“我再請皇上想想辦法吧,子舒你看你也能不能想辦法籌集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