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沒有送來?”永隆帝很難得如此急迫的等待著一回,手指在東書房御案上輕輕地敲擊著。 旁邊的醬色琉璃盂里兩尾金魚閑適的搖動身體,晃來晃去,往日里很能吸引他的目光,讓自己休憩一下,但今日卻沒了興趣。 ”回陛下,已經(jīng)安排人去取了,翰林院那邊說因為印制份數(shù)略多,可能要稍稍晚一些,一出來立即就送過來。”內侍輕聲道。 “唔,他們說要今次印多少份了么?”張慎的面部表情有些細微的變化,下意識的又把那份打碼印號001的《內參》拿了起來。 編號居然是用兩種文字,一種自然是零零壹,另一種居然001,當時讓永隆帝很驚訝,不知道這種符號代表什么意思。 后來詢問之后才知道這應該是來自天竺和天方那邊的專用于計數(shù)的文字,而后永隆帝還專門讓內侍去翰林院找馮紫英問了這個情況,結果帶回來一份手寫的小冊子。 張慎自然對學算術沒太大興趣,他也沒有那么多精力來學這玩意兒,但是手寫小冊子上的東西還是讓他很感興趣。 在他看來這好像能夠更簡便更輕松實現(xiàn)一些相對簡單的計算。 作為皇帝他同樣需要和一些數(shù)字打交道,比如人口、財賦收入、賑災花銷、水利道路耗用、軍費開支,乃至于內庫收入和支出,既需要和往年對比,又要平衡其他各項,所以這種計數(shù)方式好像還真的有些用處。 “據(jù)說可能會印制一百份左右。”內侍顯然也是提前做過準備的,萬一皇上問起來,卻回答不上,沒準兒下次就沒有你的機會了。 “哦?擴大了一倍?”永隆帝小聲的驚訝了一句。 “不過聽翰林院那邊說可能也不會再擴大多少了,他們的意思是暫時就控制在京中四品官員以上,下一步再來看,但可能還要給一些在京中的士林名儒。”內侍細致周到的回答終于讓永隆帝對他多看了一眼,“唔,差不多了。” 整個大周朝四品官員自然不少,一百個遠遠不止,但是在京中的卻差不多了,而且一些閑散職務也未必就需要閱讀這些。 至于說所提到了士林名儒那一般都是說那些曾經(jīng)擔任過四品以上但是暫時在野的士林名宿,比如官應震和王永光這些人。 據(jù)說第一份《內參》在官員里引發(fā)了轟動,蕭大亨大發(fā)雷霆,砸了不少東西,沈一貫更是夸張,居然就中風了,永隆帝都有些可憐對方,連這點兒風雨都經(jīng)受不起,難道說大周的首輔脆弱到了這種地步? 那三篇文章永隆帝都反復閱讀過幾遍,要說新意肯定有,但要說多么勁爆,還談不上。 唯一可能有些夸張的就是對西北軍情也就是寧夏鎮(zhèn)那邊的混亂的擔心,但永隆帝卻不以為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