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書院的感覺無疑是最讓人愉悅的,這有點兒類似于衣錦還鄉的感覺。 西園的同學還剩下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未考上的,考中進士的許多人中都已經回家了。 大周朝廷對進士們還是很人性化的,大比結束到庶吉士館選還有三個月時間,這期間就是進士們變相假期,可以請假歸家。 當然這主要是針對三甲這一部分人,而二甲進士們就要看自己了。 畢竟二甲進士們面臨著的館選,仍然要在東閣進行一場考試。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場考試空怕不是決定性的,甚至比不上二甲進士的名次更重要,但是如果在東閣考試發揮特別突出,仍然能為自己館選增添不少機會,所以對于這樣一個機會,大部分二甲進士都會全力以赴留下來拼搏一回。 對于青檀書院來說,今科的表現可謂大獲全勝,十八名進士,已經壓倒了崇正書院和通惠書院,也包括江南的白馬書院和崇文書院。 崇正書院今年的表現其實也不差,除了楊文弱獲得探花外,他們還考中了十二名進士,而且這十二名進士中有四名是二甲進士。 相比之下,像崇文書院和白馬書院,今年分別只考中的十六名和十四名進士,看起來仍然高過崇正書院,但是他們在規模上都要比崇正書院大許多,參考人數也更多。 這是這么些年來第一次北方書院和南方書院在聲勢上取得相對較為平均的一年,當然實際上,南方士子仍然穩穩壓過北方一頭。 “嗯,子遜,獻征,孝可,孩未,夢章,克繇,還有紫英,今科你們還有其他三甲幾個同學算是為咱們青檀書院爭了光,……” 官應震非常高興,看著眼前這幾位青檀書院中的人才,內心也是格外自豪。 其實另外還有兩位,一個是已經是狀元的練國事,他不需要再參加庶吉士館選,直接就授翰林院修撰,成為今科授官第一人。 還有一位韓敬,韓敬在二甲進士中發揮不佳,名列第十六,甚至排在了馮紫英之后,而且也因為其業師湯賓尹的緣故,在考中二甲進士之后便主動脫離了青檀書院,跟隨其師湯賓尹去了。 韓敬雖然一直在青檀書院讀書,但是其卻似一直像是游離于青檀書院之外。 其來讀書也是因為其師湯賓尹與官應震的同年關系,但實際上像這兩年青檀書院的大部分活動,韓敬都沒有怎么參加。 這也使得書院很多同學對其很不滿。 他自己也知曉這個情況,所以在考中二甲進士之后,也只是回了一回書院,向山長、掌院和幾位關系較為密切的同學和教諭道了別,便翩然離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