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也曾經和自己說過,如果再在書院讀三年,他有相當把握自己能在春闈過關,但是今科,他的確不太看好,但今年名額相對較多,而且皇上有意圖新,肯定會在考題上有利于青檀書院和自己這類對時政策論十分擅長的這類學會說呢過,所以也是值得一搏。 “周師,我明白了。”馮紫英不再糾結。 ****** “我也算著你該來了。”喬應甲捋著頜下幾縷胡須,微笑著點點頭,“這個周朝宗倒也有些本事,居然能把這些都能替你算得清清楚楚,是個人物,乘風兄看人還是很厚一套啊,只可惜這個周朝宗屢試不中,委實可惜了。” “還請喬師指點。”馮紫英恭敬一禮。 “不必如此,坐下說話。”喬應甲擺擺手,仰起頭想了一想才在廳堂內踱著步子緩緩道:“今科名額增加不少,北卷相對南卷競爭壓力小一些,這都是好事,但春闈和秋闈相比,其水準提升很大,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大考。” 馮紫英只是點頭,卻不做聲。 “關鍵在兩點,一是考題。考題如果利于你發揮的話,那么你就可以凸顯優勢,按照慣例春闈策論出題是皇上 題是皇上臨時確定范圍方向,由內閣會同六部主官出題,然后由皇上選點,再立即付印送往考場,……” 馮紫英沒有去找齊永泰,而是直接找喬應甲。 他也是考慮過這個問題,齊永泰的回答可能還是希望自己全力發揮,爭取考好,這符合齊永泰的為人處世之道,但這種回答可能對自己來說意義不大,而喬應甲應該會有一些更靈活更有針對性或者說投機取巧的建議。 “皇上上一科便有求新求變之意,但是上一科還不合適,但今科皇上可能會有舉措,所以在出題上應當是有利于你的,這一點上你可以揣摩一下,我本來都想替你琢磨一番,但我覺得你的嗅覺可能會更準。” 喬應甲的話讓馮紫英赧顏。 “考題是一方面,那么更關鍵的是主考和同考,同考人數太多,這無法判定,剩下就是主考和副主考,主考只會是在葉、方人中一人,要由皇上來定,而副主考則可能是禮部或者吏部的侍郎,我估計應該是禮部左右侍郎中一人可能性較大。” 喬應甲的抽絲剝繭也讓情況漸漸清晰,“比較棘手的是方葉二人現在雖然都明曉皇上的心思,但是要讓他們倆就有什么大膽舉措,我是不看好的,所以這就有點兒難了。” 喬應甲心中也清楚,馮紫英并非毫無機會,但這卻取決于同考和主考的觀點態度,如果是一個能秉承揣摩上意的,那么馮紫英便有機會,而如果是一個只知道按部就班者,恐怕就懸了。 喬應甲思索良久,也沒有得出一個好法子來。 無論是葉向高還是方從哲,喬應甲都很清楚自己是無力影響到這二人態度的,而且也可以肯定,這二人的態度起碼是在這一科科考上,不會有太大差別,這也是最難的。 至于同考,那就更無法影響了,大多是些翰林院的文人,自恃為皇上近臣,以備顧問,你要去游說一二那更是只會起到反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