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永泰一直力圖改變馮紫英這一點,但是他意識到這很難,好在這個弟子起碼的底線還是有的,這一點也讓他比較放心。 “弟子受教了。”馮紫英鄭重其事的躬身點頭。 “唔,你還年輕,將來你會明白,作為一個士林文臣,我們最重要的便是不能違背我們的本心,不能背離我們畢生追求的信念,……”齊永泰有些感慨。 馮紫英還是的承認這個時代的士林文臣們都還是有一些自己的信念追求的,嗯,應該說是相當大一部分士林官員都是如此。 當然那種庸庸碌碌無所追求混日子的,那種蠅營狗茍甚至不擇手段全無信念者也不少。 馮紫英希望自己可以效仿齊永泰,但是卻不能全盤沿襲。 剛則易折,缺乏靈活性和手腕,往往并不能達到你想要的最好結果,這一點上馮紫英無論是前世為官還是今世所見所聞,都已經認識到異曲同工,沒有太大的差別。 齊永泰太過于清正,對自身信念也過 念也過于堅持,而喬應甲則是功利性更強一些,馮紫英覺得自己也許會像喬應甲一些,但是卻應該努力向齊永泰看齊。 馮紫英是在齊永泰府上用了晚飯才走的。 還好,齊永泰也并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樣清廉嚴苛到連普通生活都難以維系的狀態,應該說這頓晚飯還算豐盛。 像齊永泰和喬應甲這類官員,現在已經很少留人吃飯的情形了,除了特定的通家之好或者親戚,亦或是像馮紫英這類得意門生,一般的官員,哪怕是品軼再高,或者關系再密切,都不會如此。 而能在吏部左侍郎家中吃一頓飯,也足以向世人炫耀了。 馮紫英當然不至于那么淺薄,但是起碼他在晚間離開的時候,還看到齊府門外至少還有十來輛馬車和小轎等候著,這意味著齊永泰可能晚間都還不得不會見一些客人。 這對于某些人來說是一份沉重的壓力,但是對更多的人來說,這確實無上權力的甘美,讓人一飲便再難以釋手。 深秋的傍晚無疑是京城最舒服的時節,但是京城卻已經開始陷入了黑暗中。 當然在大街上依然是燈火點點,無論是豪門貴宅門上的燈籠,還是一些酒肆、戲樓的招牌幌子,都能在燈火下隱約可見。 三三兩兩呼朋引伴的士人們正是最興奮的好時節,秋闈大比,不知道多少人欣喜若狂,又不知道多少人失意落魄,而買醉可能是他們唯一傾瀉情緒的最好方法,這也在京師城中乃至各個省的省城里都在上演著這一幕。 馮紫英回到自己家中時,已經是戍初兩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