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然有內(nèi)侍將那份備要送上去,永隆帝目光落在這份備要上,細細讀來,覺得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步驟皆是一語中的,毫無拖泥帶水。 短短不過數(shù)千言,卻是將一個災后應對方略寫得明明白白。 甚至這根本不是什么《防疫備要》,而就是一個災后應對方略綱要! 輕輕合上,永隆帝閉目沉思了半刻,方才微微點頭,又重新打開,這撰寫人名字頭一個便是馮鏗,嗯,馮紫英,永隆帝還是知道此子的名和字的。 隨后便是練國事,這是河南歸德練家子弟,永隆帝亦有所耳聞,第三個卻是一個不熟悉的名字,不是韓敬,不是許獬,而是宋統(tǒng)殷,方震孺,然后才是范景文、賀逢圣以及陳奇瑜。 除了馮紫英和練國事外,其他幾人永隆帝都不熟悉,但他大略記了一下這幾個名字,恐怕也是青檀書院明年春闈中的熱門人選。 練國事倒也罷了,永隆帝早就有耳聞,但這個馮紫英卻是這兩年間讓永隆帝耳朵里聽了不下十次了,這甚至讓他都有些好奇。 這父皇便是靠這武勛支持 勛支持坐上皇位的,雖然這幾十年間武勛勢力迅速消退,被迅速膨脹起來的文官所取代,甚至成為了自己皇位的一大威脅,但是永隆帝還是對武勛集團這些個人相當熟悉了解的。 這一代,甚至上一代的武勛中已經(jīng)沒有什么出色人選了,王子騰算是其中佼佼者,而除了王子騰和水溶,幾乎就再沒有能讓人看得上眼的人物,至于說牛繼宗和柳芳之流,永隆帝很清楚不過是一些外強中干的二流角色,不足為慮。 這馮紫英卻是武勛出身,這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現(xiàn)在居然成為這幫士林文臣心中的得意門生,這簡直顛覆了之前無數(shù)人的看法。 “唔,此方略朕先留下了。”永隆帝終于點頭,“先前沈卿所言,便要盡快落實,……” ******* 雨終于停了,陽光終于突破了黑沉沉的天際,給陷入了泥淖中的京師城帶來了一抹光芒。 但是真正的救災賑濟才剛剛開始,而防疫這一塊才是重頭戲。 不過馮紫英很清楚,這就不是光靠幾百學子能解決的了,現(xiàn)在能做的,或者說能裝逼掙名聲的活兒都已經(jīng)做得差不多了。 災民們被安置進了各家寺廟道觀,逐個登記造冊,然后交給了各家?guī)患资住? 精壯勞力被組織起來,開始清理倒塌的廢墟和堵塞的溝渠,賑濟粥點也開始運作起來。 在聚集所在,巡捕營開始按照建議進行設卡駐守,防止有人在其中傳謠煽動,而五軍營和神樞營也分駐幾門,防止北直隸其他各府受災人員滲入京師城。 宣傳也已經(jīng)開動了起來,各種講解式的培訓分發(fā)到了各個廂坊,包括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的一些吏目也都來接受了一些簡易培訓,有沒有用,也要等到實踐之后才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