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紫英的話讓整個房間里的氣氛都一下子輕快起來了,連官應震都忍不住搖頭微笑。 是啊,這不就是書院追求的目標么? 如果你覺得書院的文章所反映的情況有問題,歡迎反駁,甚至可以再來一場當面鑼對面鼓的辯論亦無不可。 勝了自然不必說,哪怕是真的敗了,那也是雖敗猶榮。 至少證明了青檀書院敢于挑戰朝廷各部,這份勇氣堪為士林楷模。 這種影響力一旦擴散出去,對整個士林的影響可想而知。 可以說這篇文章字字珠璣,花費了如此多的心血,就是要找準最具挑戰性、敏感性和爭議性的問題,就是要一擊必中,引起朝廷內部重臣們的爭論,就是要這些話題最大限度的發酵,進而擴散開來。 不懼爭議,不怕反擊,更歡迎來探討。 只要話題擴散開來,影響力和名聲自然而然就出來了,書院的目的就達到了。 當然書院也不是為了擴大名聲和影響力就不擇手段,起碼在選題和準備上都是花費了大量心思,也是真正從針砭時弊的角度來出發的,如果能借此機會真正達到促進朝廷因此而做出改變,那也是一份功德。 “紫英,我知道你們的目的意圖,嗯,就這幾個問題來說,我都是認可的,但是你們要牢記一點,切莫忘記本心,成了吹毛求疵,成了買櫝還珠,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什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我們顯然不能以獨善其身作為目標,那么當我們真的有這個能力去實現目標時,又當如何去實現我們的理想?” 官應震的這番話其實已經有一些提醒和教誨的意義在里邊了,提醒眾人不要為了實現短期目的而忘卻了本心和長遠目標。 包括馮紫英、練國事、韓敬、賀逢圣、陳奇瑜等人都是肅然,顯然都很認可官應震的觀點。 作為一種手段,為了獲取更大的影響力,這沒有錯,但是卻不能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忘卻了這種手段的目的是什么,仍然需要牢牢守住找出問題改革時弊,讓朝廷和百姓從中受益。 見一干弟子都是肅然謹記,官應震心中也是欣慰不已,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們的上進心往往是最純粹最質樸的,但是就是不是到當他們踏上仕途之路之后,還能不能維系這樣的進取心?會不會被世俗各種污濁所浸潤進而喪失了本心? 只是這等題是無論是誰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每個人也都會用自己的一生來交出答卷。 ******* “有點兒意思,這是齊乘風和官東鮮帶著一幫弟子要顛覆朝廷大計么?”冷冷的講一疊文稿丟在書案上,雞皮鶴發的老者輕蔑的把身體擱置在一旁,“伯孝,這等東西怎么送到你們手里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