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他家在蘇州也算是中等人家,但是他這一路行來,也曾經見過許多不堪言之事。 便是自家家鄉蘇州號稱人間天堂之地,身無立錐之地者多如牛毛,每逢水旱年間,賣兒鬻女甚至自己賣身為奴者不可勝數。 別看蘇杭揚常等州府素稱富庶之地,但朝廷稅賦八成皆出于江南,租稅極重,每遇災年,便是士紳豪門兼并田土購買奴婢的最佳時候,連那北地士紳也都知道這等時候到蘇杭揚這些繁華之地來選購奴婢最是劃算。 那蘇州織工數以萬計,屢屢罷工鬧事,縱火焚燒街市,十年來為此有無數人頭落地,但是依然難以遏制。 前年蘇州織工再度揭竿而起,駐蘇州鎮兵毫不留情的鎮壓,織工死傷逾千,三條街市被焚為白地,這也是許其勛見過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 見許其勛表情復雜,馮紫英對其觀感又好了幾分,說明此人還是對民情有所了解的,這也讓他對青檀書院高看了幾分。 這里的學生除了才高志傲外,并非對社情民意一無所知,這可能也和書院辦學的一些宗旨有關。 既然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自宋以來各家書院都奉為圭臬的讀書宗旨,但各家書院以為生源不同,很多時候在這方面更多的流于表面形式了。 青檀書院以招收貧寒學子為主,所在生員自然對民間疾苦了解更為深刻,而齊永泰和官應震在為官一任時也素有清名,對民間社情更為關注。 < r /> 這等情懷心思自然也會有意無意的帶入到書院的教學中去,所以學子們自然也都頗有感受,在這些方面就更有體會了。 “山東運河兩岸號稱北地精華腹地,可依然困苦若斯,那山西陜西呢?北直隸和河南呢?”馮紫英語氣也變得有些冷硬。 “便是江南之地,朝廷財賦重地,小民生活日艱,怕是虎臣兄也有感受吧?傳聞前幾年倭寇深入南直隸和浙江腹地,從賊者眾,地方官府皆以奸民誣之,可這等貧民何以至此,難道官府就沒有認真查證過緣由么?” 許其勛被震住了。 他沒想到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家伙居然想的如此深遠,自己也只看到了表象,深層次的問題也只是一知半解,頗感困惑,也渴望在書院學習中能夠獲得山長掌院這些在朝中為官多年的宿臣們解惑。 未曾想到眼前這個少年竟然已經想到了這些,而且問及了問題的核心。 陳其勛和傅宗龍不是那么好收服的,但自己要在書院里迅速打開局面,就需要一些幫手,或者說“小弟”,眼前這一位明顯就是最好的對象。 許其勛顯然沒有陳奇瑜和傅宗龍那么頭角崢嶸,已經開始在書院里嶄露風采,而且其家庭出身也決定了他既不可能像那些貧寒學子那樣心志堅定態度偏激,也不可能像有先輩遺澤庇護的士紳官宦子弟那么多選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