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情況馮紫英也是很花了一番心思才從各個渠道打探得來的。 賈雨村很是為馮紫英在這方面提供了一些渠道和消息。 他是元熙三十五年的進士,比喬應甲、齊永泰晚了三科,比官應震晚了兩科,如果不是因為貪酷被罷官,此時亦有可能入朝擔任京官了。 雖說他現在落魄,但是好歹也還是有些人脈關系,只不過他這一科的同年們因為他出事兒大多對他冷遇。 好在他還是能找到那么一兩個熟識的同年,亦有消息靈通知道他攀上了賈王二家這條線可能即將起復的人,愿意主動交好他,所以馮紫英委托他打聽消息,也還算是找對了人。 除了賈雨村外,馮紫英也委托衛若蘭幫他打聽了一些這方面的情況。 好歹衛若蘭母親是長公主,其父現在雖然只掛了一個閑散職銜,但卻尤喜附庸風雅,門下清客甚多,甚至不乏秀才出身卻又受不了外埠清苦生涯而寧肯窩在京中的老文人。 這些人平日里無所事事,便以八卦朝廷內外閑聞軼事為趣,馮紫英也就是通過衛若蘭找到一二清客,一頓酒加上兩封銀子便能知曉不少科場秘聞。 齊永泰的這一句話就讓馮紫英須得要好好 要好好思考一番,如何回答才能入齊永泰法眼,卻又不能太過于出格。 “山長這個問題讓學生不好回答,但尊者問,不敢不回答。”馮紫英思考了一下,這才回答:“是否當得起這份贊譽學生以為并不重要,此事若是放在別人身上,或許不值一提,亦是朝廷可能覺得馮鏗年齡幼小能行此舉,或別有用意。” “哦?”齊永泰來了興趣,微微頷首,“別有用意?那你覺得朝廷的用意何在?” “小子拙見,或許是朝廷用以鼓勵地方為官者當銳意進取勇于任事,而非瞻前顧后疲怠推諉。” 馮紫英清楚雖然喬應甲給了自己這樣一封薦書,但是只能算是把自己送進了門,但自己能不能在書院里站穩腳,還得要取決于幾方面。 而齊永泰就是最關鍵的一環。 那么自己這道題的答案就必須要讓齊永泰滿意,而且還得要有新意和深意。 一個中規中矩的回答很容易,齊永泰可能也會看在喬應甲的薦書上予以放行過關,但是這卻不是馮紫英想要的,他需要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印象。 齊永泰眼中掠過一抹激賞的光芒,難怪喬應甲在先前的信中稱贊此子不但膽魄過人,而且對朝中形勢的觀風辯勢能力更是超強。 這還讓他很有些疑惑。 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郎,而且又是尋常勛貴出身,若說膽識過人說得過去,但觀風辯勢指什么? 是指對朝廷內外的格局氣象的看法,甚至更深層次一些就是對朝廷未來走向的揣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