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唐背后還跟著一個女人,模樣倒是和母親段氏有些掛像,但臉要尖一些,也要年輕許多,頗有幾分姿色,那便是段姨娘,也算是馮紫英真正的姨娘。 大周婚制和前明也有些不同,張氏崇信古制,推崇姬氏所建大周,婚姻制度也略有不同,尤其是在貴族士紳中,除了妻妾制度之外,還有一個媵制。 所謂媵,往往都是家族聯(lián)姻的時候嫡妻嫁過來的時候可以陪嫁庶出、同宗姐妹或者侄女,因為是庶出或者同宗,身份肯定不會太高,特別是在男方人丁單薄且嫡妻無子的情況下,這種庶出或同宗女子所生的兒子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妾出子繼承夫家家業(yè),保護(hù)妻家家族利益。 當(dāng)然這主要是指貴族士紳的婚嫁才能出現(xiàn)這等可能涉及到雙方家族聯(lián)姻利益牽扯面較寬的問題,也才會有這種近似于婚姻補(bǔ)充的制度。 比起純粹的納妾,這種媵妾地位明顯要高于一般納來的妾,甚至可以在正妻身故之后接替成為正妻,若是正妻無子的情況下,其子也可以視為嫡子,即便是在正妻有嫡子的情況下,媵子女的地位也要高于一般的妾生子女。 媵既可以是嫡妻嫁過來時就陪嫁過來,也有可能是嫡妻嫁過來之后多年無出,然后再物色自己庶出或者同宗姊妹、侄女嫁過來。 這種情形在戰(zhàn)國秦漢乃至三國時代都比較流行,倒是在唐宋并不多見,但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后,推行許多古制,這種制度又有恢復(fù)。 馮母嫁給馮唐之后幾年一直無出,后來馮母才將這一個堂妹納入為媵,但沒想到自己這個妹妹嫁過來依然無出,倒是自己又等了幾年生下了馮紫英。 “見過姨娘。”馮紫英這個姨娘雖然無出,但是一直很喜歡馮紫英,幾乎是一手把馮紫英帶大的,現(xiàn)在這位姨娘也不過三十歲出頭,比馮母要小十歲。 “我的兒,來,讓姨娘看看,昨日回來你也不來見見姨娘?”小段氏在自己姐姐和丈夫面前就沒有其他兩個姨娘那么拘束,對自己這個一手養(yǎng)大的“兒子”很親熱。 “沒事兒,姨娘,沒馮佑說的那么夸張,再說了,我翻了年就十三歲了。”馮紫英故作不滿的道:“而且我也有朋友陪著一道,他對那邊情況很熟悉。” 他的生日是九月初二,馬上就要滿十二歲,按照這個時代的規(guī)制,翻過年過了春節(jié)就算是十三歲了。 “哼,你那個朋友比你年齡還小,能濟(jì)得什么事兒?若非馮家祖上積德,上蒼庇護(hù)我馮家,你怕是早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