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個身影慢慢伴隨著腳步聲慢慢消失,馮紫英只覺得自己全身都已經濕透了,如果被對方發現,他相信自己和左良玉二人立時就得要變成兩具尸體,也幸虧這二人應該不是什么文學小說中傳說的伊賀或者甲賀忍者,否則只怕早就察覺自己二人藏身之所了。 一直看到兩個身影消失在池塘對岸的燈影中,左良玉才松了一口大氣道:“馮大哥,這兩個人像是倭人啊?!? “你也知道倭人?”馮紫英頗感吃驚,若是南直隸和閩浙那邊知道倭人不足為奇,但是這臨清地處山東內陸,左良玉居然也知道倭人,就讓他大為驚訝了。 “馮大哥,這臨清碼頭上啥人沒見過,還有那紅眉綠目的西夷,漆黑的昆侖奴,我都見過,何況這倭人也不新鮮,早些年我聽我叔父說,咱們臨清衛的衛兵也曾經在那朝鮮和倭人打過仗,也沒見什么大不了,說他們就是關起門來逞威風,其實也就那樣,……” 馮紫英再度吃了一驚,臨清衛的兵都能去參加壬辰之戰?這么牛? 見馮紫英意似不信,左良玉趕緊解釋道:“咱們臨清衛的兵也有被德州和濟寧抽去輪值為營兵的,聽說當年正好趕上了去朝鮮打仗,……” < r /> 馮紫英這才反應過來,這駐鎮營兵都是從各衛所精銳中抽調,這也是為啥衛所兵現在也發孱弱凋落的緣故。 隔上幾年,各軍都督府的調令就要來割一茬韭菜,要么到邊鎮上去戍邊,要么就到各鎮營兵,前者隨時都可能上戰場和蒙古人或者女真人交鋒,后者則是一旦有大的戰事,立馬就要抽調上前線,不管天南海北,都得要去。 二人一邊說一邊沿著圍墻繼續前行,很快來到了任園的東墻耳房旁。 耳房旁邊的門廊下一個抱著一支竹竿槍的賊匪正在打著哈欠昏昏欲睡,很顯然一天的興奮之后還是讓這些遠道而來的農夫或者窯工們有些吃不消了,再加上這一日里無比順利也讓他們放松了許多。 二人不敢太靠近,但是東墻這邊找不到合適的可以依托上墻的地方,好在旁邊有一堆廢置的石頭,二人想要去搬過來卻又怕弄出聲響,只能悄悄的等待著那個一直在不停打著呵欠的家伙看看是否會入睡或者離開。 天從人愿,那家伙最終還是沒能熬住困頓,找了個合適的門柱背后靠著睡覺去了,二人這才趕緊搬起幾塊石頭小心疊好,悄悄爬出墻外。 一翻出門,沿著橫巷悄悄溜出去,對著就是石牌坊斜對面,這個時候石牌坊那般已經開始有人影在走動了。 左良玉對這一片情況太熟悉了,從永清大街到板井街,只是兩個躲閃,繞過了在石牌坊已經開始布防的賊匪,便鉆進了板井街后面的破爛胡同堆子里。 從對方開始在石牌坊布防也能看得出來,賊匪中還是有些懂軍事的人才,如果自己二人再慢一步,只怕石牌坊那里就繞不過了,而且賊匪雖然也對板井街那一片的窮人街區不感興趣,但是卻也知道那里是一個不安全的所在。 城內情況并未完全肅清,尤其是內城還在衛軍手中的情況下,一旦衛軍潛處藏匿于板井街內,隨時都可能給駐扎在石牌坊和永清街這一線的賊軍以突襲,所以他們迅速在石牌坊到板井街這一線布設哨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