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寶琴覺得這恐怕是考較自己智慧的時候了。 她定了定神,心思頓時就靈動起來了。 看樣子二姐姐的事情沒跑了,以自己對那位鉆進錢眼里的賈家大老爺的了解,無外乎就是舍不得人家孫家先前給的銀子,所以才在那里拖著,有點兒待價而沽的味道。 當爹娘的當到這個份兒上,若是小戶人家貧寒下人,那也罷了,好歹也是賈家的嫡長子,威烈將軍,卻是這般齷齪,讓人甚是鄙屑,便是現在都有些被他們瞧不上的薛家說是皇商,但也絕無可能做出這等事情來。 這事兒歸根結底也要落到相公身上,相公若是真的喜歡二姐姐,那幾千萬把兩銀子根本就不叫事兒。 嫁入馮家之后,寶釵寶琴姊妹倆也才慢慢了解到馮家的家底兒。 雖說馮家是一門三房,薛家姊妹只承襲二房,但是因為長房、二房都是無嗣而絕,也就是說呼倫侯、云川伯這兩脈,名義上這兩房的公公,也就是相公的大伯馮秦、二伯馮漢幾十年打拼留下來的家底兒都是給了三房房馮唐這一脈,這才有為什么馮家心心念念不管花多少心思工夫都要去謀兼祧。 實在是殘酷現實就擺在面前,原本馮家三兄弟再怎么也該是開枝散葉的架勢,可就因為馮秦早逝,馮漢病歿,加之男嗣都夭折未長成人,才落得這一代只剩下馮紫英一人,這如何不讓馮唐心里發慌? 想想若是馮紫英這一脈也是男嗣不旺,一旦年齡大了,男嗣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年代這夭折、意外和疾病實在太難說了,便是由兩三個男嗣,只要沒長成人都一樣不穩當,一旦真的出現那種情形,豈不是要讓馮家老一輩相對而哭了。 沒人承接香火,馮家一脈就有可能就此而絕,而馮家偌大的家當都可能被那些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遠親所拿走,這如何能讓人甘心? 可以說馮家一門三房,從馮秦開始擔任大同鎮總兵八年,經歷馮漢和馮唐,分別又擔任總兵各有六年和十一年,三兄弟單單是在大同擔任總兵就超過了二十五年,這還沒算馮唐在榆林擔任總兵幾年,說大同軍鎮武將一半出自馮氏門下半點不為過。 這邊鎮總兵一任三年干下來,不說了,十萬兩銀子應該是穩穩當當的,商隊的進獻,邊墻外胡人的供奉,內部再做點兒營生,輕輕松松,這還是心性稍微嚴謹一些,若是膽子大的,路子野的,二十萬也不是做不到。 馮家算是比較謹慎的了,但也因此在大同一地頗有名聲,再加上馮唐去了大同豪強段家嫡女,這強強聯姻,所以這營生就做得更大。 在薛家姊妹嫁過來之后,婆婆段氏就明確告知了兩房,這馮家的家產基本上是按照三三三一的比例來分配的,并未按照當初長房、二房和三房合并起來的資產來計算,因為后邊各方經營也實在不好算。 三房各三,段氏姊妹留了一成作為自家私房,類似于賈家賈母給自己留著由鴛鴦來掌管的體己,當然在林黛玉沒嫁進來之前,暫時由段氏姊妹替林黛玉管著,等到明年林黛玉嫁過來,這份家當就要交給林黛玉掌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