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崇儉沉吟半晌,“紫英,兵部此番計議,也是頗為躊躇,估計有意在大同、山西、宣大三鎮中抽調部分精銳南下,你以為如何?” 馮紫英斜睨了鄭崇儉一眼,“大章,你這是代表誰來啊?還是私下里問我?” 鄭崇儉有些尷尬,瞪了馮紫英一眼,“這你就不要多問了,別給我來什么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廢話,我就想聽聽你的看法,還有西南戰局會演變成什么模樣,……” 馮紫英大略明白了對方的意圖,現在張懷昌是兵部尚書,雖然左侍郎徐大化是會稽人,但此人卻是永隆帝一手擢拔,也屬于帝黨,而且對軍務并不熟悉,主要還是負責武庫司和兵馬司的事務。 鄭崇儉這是代表張懷昌來問的。 張懷昌雖然是遼東人,對軍務一直很關注,但他畢竟在左都御史這個位置上呆得太久,對軍務也相當陌生,所以遇上這種事情肯定也有些吃不準,但若是因此要把馮紫英召去詢問,未免有損他這個兵部尚書形象,所以找鄭崇儉來問問最合適。 “袁大人難道沒有提出建議?”馮紫英有些不解,孫承宗雖然不在,但是袁可立是武選司郎中,他現在應該是兵部最通軍務的老手,他應該是完全看得明白眼下局面的才對。 “袁大人去了徐州,尚未回京。”鄭崇儉揉了揉臉,“是為淮陽鎮的事情。” 馮紫英皺了皺眉頭。 淮陽鎮(江北鎮)的事兒已經鬧騰了許久,南京方面一直堅持要組建淮陽鎮,而且要求駐扎在徐州——揚州——金陵一線,江南士紳也是群起響應,呼聲很高,便是朝中亦有許多江南出身的臣僚表態支持,葉向高和方從哲也難以阻擋。 所以組建淮陽鎮(江北鎮)的事情拖延了這么久,終于還是提上了議事日程了。 荊襄軍組建很順利快捷,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西南叛亂在即,朝廷上下一心,但是淮陽鎮(江北鎮)這支軍隊就有些分歧。 起碼齊永泰是堅決反對的,北地士人也大多不贊同,但是固原鎮在西南平叛中表現拙劣也使得兵部和北地出身的官員承受了很大壓力。 很多人提出的理由就是九邊軍鎮長期駐守北方邊境,未必適合南方地區作戰,朝廷還是應當在南方衛軍的基礎之上,適當考慮組建一二軍鎮,比如荊襄鎮和淮陽鎮(江北鎮),以便于在南方用兵,以便于南方一旦有事需要出兵,也可以減輕九邊抽調軍隊的壓力。 “淮陽鎮(江北鎮)看樣子是要組建起來了,可是組建荊襄鎮已經讓朝廷有些支應不起,那淮陽鎮(江北鎮)所需只怕更勝于荊襄鎮,銀子從何而來?”馮紫英反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