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也知道這不可能長久,所以也是覺得趕著一時算一時,但是等到兩淮巡鹽御史走馬上任,就不能再這么放肆了,而且今年東番鹽出貨量會更大,單靠走私已經難以維系,而且風險也會急劇放大。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東番鹽當初的去處并沒有一個明確說法,尤其是在閻鳴泰出任兩淮巡鹽御史之后,這是永隆帝的私臣,如果未經他的同意,東番鹽是無法銷往南直和江右、湖廣的,而這一區域卻恰恰是最重要的市場,而且揚州鹽商們肯定也會竭力阻擊東番鹽的進入,否則兩淮鹽場的利潤就會大幅度下降了。 “九玉,此事朝廷尚無定論,很大程度還得要閻大人那邊來決定,但是我可以先為你們聯系一下長蘆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這邊,起碼不會讓你們血本無歸。”馮紫英想了想才道:“長蘆巡鹽御史張慎言張大人那邊我還有些交情,我會給你寫一封信,到時候你具體去接洽,……” 王九玉大喜過望,原本他也沒有指望能在馮紫英這里得到什么,兩淮巡鹽御史是皇上私臣大家都知道,揚州鹽商和兩淮巡鹽御史關系密切也在情理之中,東番鹽要打進去,難度之大不問可知,沒想到馮紫英卻說能讓東番鹽進北地。 “大人,真的能么?”王九玉還有些不敢相信,聲音都有些發顫了,“長蘆鹽場可是不少,……” “長蘆鹽場是不少,但是這兩年他們的鹽場產量不足,另外山陜那邊的鹽鹽質不佳,也需要引入一些外來新鹽刺激一下了。” 馮紫英也沒多解釋,惠民鹽場至今未能收回,魏廣微和練國事準備對現在被昌黎、樂亭那些豪強們控制的鹽場進行打壓,這勢必影響到京畿一帶的鹽供給,這個時候臨時性的引入東番鹽不但問題不大,而且還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這一點馮紫英也早就考慮到了,張慎言那邊馮紫英也和喬應甲那邊先行稟告了,問題不大,甚至是雙贏。 “不過我也要提醒你們,北地鹽業市場不比江南,價格上恐怕需要考慮,另外你們也不能盯著北地,江南這邊還要想辦法。”馮紫英沉吟著道:“另外兩廣那邊,也可以琢磨一下。” 王九玉卻管不了那么多,哪怕是臨時性的進入北地市場那也是天大的好事,而且價格上,東番鹽本來就有很大優勢,否則揚州鹽商為什么會那么敵視東番鹽,北地那邊哪怕少賺幾個,只要能進入市場,那就是勝利。 見王九玉喜出望外,馮紫英心中也在嘆息,江南商賈實力雄厚,北地這邊在經濟上遠遜于江南,一旦真的生變,如果江南商賈再團結一心,那北地就很危險了,好在自己這幾年里的開海之略和經略東番等策略都贏得了不少江南商賈的支持,而且江南商賈勢力也紛亂駁扎,這才能有機會。 但愿別用到這樣的后手,馮紫英只能這樣企盼,但是往往這種不良預感都會變成現實。 既然給王九玉他們了好處,馮紫英肯定也需要了解一些情況,為下一步更緊密的幫這些人綁緊做好準備。 這些閩地大豪們在江南也很有勢力,只不過他們和士紳還有些區別,他們基本上都是依賴于海上貿易發家,在詩書傳家上還欠缺底蘊,這也讓自命不凡的江南傳統士紳不太看得上這些人。 這些具體交涉就可以交給汪文言他們去做了,有了具體方向和目標,汪文言和吳耀青他們與王九玉這些人打交道遠比自己更合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