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輛馬車轔轔出門,沿著豐城胡同向西出門,過武定侯胡同,一直走到阜成門南城下大街,這才沿著城墻邊兒一直往北,過阜成門,進入朝天宮西坊。 “母親,為何不去大護國寺,卻想著要去什么弘慶寺了?”馮紫英陪著母親和姨娘坐一輛馬車。 今日難得休沐,大小段氏都說去為丈夫兒子燒香祈福,平素馮紫英太忙,這么久也鮮有陪過母親姨娘,所以自然要盡一番孝心,而沈宜修、寶釵寶琴等也自然要是跟隨而行的,所以索性一大家子,包括二尤在內都群起而動,弄得馬車都要好幾輛。 平素馮家還有賈家去燒香祈福的時候都是去大護國寺,偶爾也去東邊兒的隆福寺。 這大護國隆善寺和隆福寺號稱西寺和東寺,乃是京師城中最負盛名的寺廟,香火最旺,客人居士最多。 不過京師城中寺廟何止百十,各家也各有信徒,倒也和平相處。 “大護國寺香客太多,現在你身份不一樣了,我們去了,住持和知客都要來作陪,不合適了。”大段氏顯然有些感慨。 原來兒子還只是小馮修撰,住持知客也保持禮節上的尊敬,到了永平府之后更見疏淡,但自打兒子回順天府擔任府丞之后,自己姐妹倆去過一趟大護國隆善寺燒香還愿,那住持和知客知曉,便丟下其他人專門來作陪,這就讓大小段氏都有些不太適應。 這樣一來大護國隆善寺那邊,若是遇上大節去一趟倒也無妨,但平常輕易就不能去了,省得尷尬。 “哦?”馮紫英有些明悟,點點頭:“那挨著的廣濟寺和白塔寺也不錯啊,為何要去那偏居一隅的弘慶寺呢?” 弘慶寺在朝天宮西坊邊兒上,緊挨著朝天宮了,北面就是西城坊草場和廣平庫、廣備庫倉、西新倉,便是北面的十方禪院也要比弘慶寺規模大許多,馮紫英對弘慶寺都沒有太多印象。 “紫英,你有所不知,聽說這弘慶寺僧人多是來自咱們大同的莊嚴寺,那主持仁慶法師,更是佛法深厚,氣度不凡,……”大段氏瞪了馮紫英一眼,“怎么就讓你陪著燒一次香就這么難呢?你若是不想去,便自個兒回去好了?!? “呵呵,母親說哪里話,兒子豈有不愿意之理,只是覺得好奇,這弘慶寺好像也沒有多大名氣吧?周圍的十方禪院和廣濟寺都要比它香火旺許多才是?”馮紫英打了個哈哈,趕緊解釋道。 “哼,十方禪院和廣濟寺地處城中,道場狹窄了一些,那弘慶寺雖然看起來不聲不響,但是香火也是不差的,且緊鄰城邊兒上,后邊一眾古柏森森,塔林甚廣,倒也清凈。”大小段氏都去過了一回,覺得地方不錯,只是沒見著住持方丈。 “哦,難怪名聲不彰。”馮紫英倒也無所謂,這也就是一個寄托罷了,長輩有這個心意,也不能拂逆。 不過這仁慶法師名字倒是有些耳熟,好像順天府衙僧綱司的副都綱法號好像就是仁慶,不過馮紫英因為對僧綱司和道紀司沒太關心,只是見過一面,所以也吃不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