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因為考慮到要動白蓮教的話,馮紫英擔心引起太大波瀾,他更希望在搞清楚義忠親王究竟如何打算之后再來考慮動白蓮教。 而像西山窯和通州倉的問題就沒有那么多忌諱了,無外乎就是一些豪門望族,高門大戶,背后有些朝中官員或者皇室宗親在里邊作祟罷了。 這等人是翻不起波浪的,也不可能為此舍卻整個家族來殊死一搏,只要給他們稍微留一條生路機會,他們便會乖乖的伏法,這一點馮紫英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那以大人之見,我們當如何做?”傅試自覺地已經把自己帶入了馮紫英一黨了。 馮紫英很滿意傅試的這種狀態,知道傅試愿意忠心做事,能力又不差,日后他當然不會吝于推薦對方,這也可以算是自己的人了。 “欲速則不達,我們先把情況弄清楚,秋生不妨多考慮一下西山窯這邊如何切入,你也知曉這些都是京中豪門為靠山,貿然切入,不但會招來諸多嫉恨和非議,而且也未必能達到最佳效果,所以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讓府衙能順利切入,讓他們自己都無法說什么,這樣最妥。” 馮紫英頓了一頓:“西山窯以百口計,窯工何止數千人,其中多有藏污納垢之地,我聽說本地奸狡之徒固然藏身其中,而保定、真定乃至山西、大同那邊的流民亦有不少混跡其中,謀殺、私斗等罪行皆隱沒其下,秋生不妨多從這些方面摸一摸情況,……” 傅試心事重重地走了,馮紫英卻覺得這也算是對傅試一個考驗,莫要以為這官就那么好當,而且還要盼著升遷,若是沒有點兒像樣的功績,自己如何像吏部舉薦?真還以為有了人脈關系,隨便打個招呼說句話就能行?那也未免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按照馮紫英的想法,本著先易后難的順序,先解決西山窯的事情,再來考慮通州倉的問題,而且通州倉這個膿包要徹底擠掉,還得要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否則有些人便要狗急跳墻孤注一擲,難免要有一些風波。 不出所料,回到家中,馮紫英便又收到了多張帖子。 這順天府衙里是什么秘密都保不住,自己只要稍微多了解多問幾句,很快就會傳入有心人耳朵里,尤其是像西山窯和通州倉這種就連很多當事人都知道這回避不了,但是總是不愿意去面對現實,總還保有一絲希望,覺得萬一能拖幾年算幾年,畢竟每年收益太可觀了。 粗略地看了看,有北地士人官員的,也有皇室宗親的,比如忠順親王,還比如一些武勛,馮紫英早有預料,若是不聞不問肯定不行,但是如何讓這些家伙知難而退,甚至主動配合來處理好,這也是一門很考較的藝術。 像忠順親王,馮紫英這么久可沒和對方有什么不對路的地方,但現在感覺這么久都少有接觸,就感覺到現在甚至比以往更生疏了一般,這讓馮紫英也意識到只有你自己找到事情去做,你才能產生效果,發聲聯系,達到目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