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給練國事提了四件事情是亟待推進的。 一是立即開始著手引種徐光啟在天津衛那邊已經試種成功的馬鈴薯和番薯,在永平府可供開墾的荒地上進行小范圍的推廣,如果推廣獲得成功,明年可以進一步擴大規模。 包括馮紫英自己也打算在順天府走馬上任之后要立即推廣,只有他清楚這兩樣新作物的作用一旦真正落實推廣,作用會有多大。 二是推動灤州煤鐵建材復合體系建設,這是捆綁山陜商人、永平本地士紳和江南、廣東商賈勢力的一個嘗試,一旦成功,會立即起到示范效應,可以吸引更多的江南商賈資本進入,擴大發展規模。 三是通過盧龍和遷安經撫寧到榆關港的道路建設,以及后期加上灤州到盧龍道路建設,還有榆關港的擴建工程,促進商貿流通,進一步牢牢拴住和安撫好來自順天府的十萬流民,避免這些人一旦 些人一旦失去生計,倒灌回順天府,沖擊京畿地區。 四就是惠民鹽場問題的解決了。 基本上統一了觀點之后,接下來幾日,馮紫英便忙碌于將莊立民、山陜商人以及本土士紳引見給魏廣微和練國事,同時也帶著練國事馬不停蹄地去巡查視察煤鐵建材軍工復合體項目和道路建設情況,當然也包括榆關港. 這一系列項目才是馮紫英在永平府留下的深刻印記,相比之下遷安之戰也好,安撫流民也好,清軍查戶也好,都不過是順帶為之。 幾年之后大家未必還記得其他,但是屹立在永平府大地上這一系列煤鐵建材軍工復合體項目才是馮紫英豐功偉績的標志,而且隨著這些礦山工坊和港口的壯大,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會越來越發現自己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當馮紫英把這一切做完的時候,已經是十日之后了。 這五日他可累得夠嗆,除了昌黎和樂亭他沒有去外,其他四個州縣加上榆關港,他都是陪著魏廣微、練國事一一跑到。 可以說這一圈跑下來,魏廣微和練國事固然累得瘦了一圈,他馮紫英兩腿內側也是被磨得火辣辣的難受,但總算是交代清楚了。 “君豫,這一切我就交給你了,希望兩三年后,我們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永平府屹立于京東大地上,其他我們不敢說,但到那時候或許永平府的工商稅和關稅都能位居北直之首,鋼和鐵以及鐵制品產量能夠超越佛山,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