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永泰當初另外一個擔心就是這個舉薦會不會引來內部其他人的不滿意,覺得自己是任人唯親,但是張懷昌、王永光都支持,連孫居相和韓爌都點頭,喬應甲和崔景榮那里就不用說了,內部都支持,那就沒太大問題了。 “齊師,,諸位大人,此事不妥。” 馮紫英深吸了一口氣,站前身來抱拳一揖。 “嗯?!”齊永泰濃眉一皺,其他幾個人也都是皺眉大惑不解。 韓爌和馮紫英不太熟悉,還以為馮紫英是覺得這樣驟登高位,要謙虛一番,微笑著搖搖頭:“紫英,順天府丞地位不凡,意義重大,你有些壓力也很正常,但是大家都看好你,有什么問題你也可以多請教大家,只要鍛煉一兩年,也就能適應了,沒什么不好意思。” “虞臣公,學生不是擔心去擔任順天府丞,而是擔心永平府這邊的情況。”馮紫英沉吟了一下,還是覺得需要把永平府的所有情況詳詳細細的向在座主人作一個全面系統性的匯報,同時還要把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做一個介紹,以免他們誤判了永平府的重要性,耽誤了大事。 “哦?”幾個人都有些莫名其妙,永平府那 永平府那邊能有什么可擔心的? 馮紫英定了定神,也整理了一下思緒,這才開始把自己這一年里的規劃和實踐以及下一步的計劃娓娓道來,從最初的設想和對整個永平府諸州縣的定位,以及下一步計劃乃至計劃實現之后能夠達到規模和效果,都進行了一番細致的闡述。 這其中不但有各種數據的支撐,更有資金來源的構成,以及市場的前景,乃至交通運輸的保障,稱得上有理有據,詳略得當,更讓人眼花繚亂,耳目一新。 喬應甲、孫居相和韓爌都是山西士人,自然清楚山陜商人這幾年的窘況。 隨著江南商人的勢力不斷擴張,尤其是開海之后,江南商人與江南士紳合流的跡象更明顯,勢力也更是大漲。 山陜商人在江南傳統的鹽業、貿易等行業頹勢日顯,在諸如絲綢、棉布、制茶、瓷器等行業都全方面縮水,原本就遠不及江南本土商人勢力,現在更是退步嚴重,所以現在山陜商人能夠堅守的就是通過九邊與蒙古、女真的貿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