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日新聞》也發布了內喀爾喀人在遷安城戰敗的新聞,但這卻遠不足以吸引京師城里百姓們的注意力,遷安城怎么能和京營相比?京營這是生活在京師百姓身邊最親近最直觀的軍隊,是皇帝陛下的親軍,出征不敢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起碼也應當風光無比才對,怎么能一戰之下就全數變成了俘虜? 《今日新聞》里并未提及京營大敗被俘數萬人的情形,但是這個消息一放出來,就有無數人自行腦補,然后還有無數人四處通過一些消息靈通人士打探核實,京營被蒙古人包了餃子的真實情況也就瞞不住了。 馮紫英還沒有來得及出門,就已經被人堵在了家里邊。 馮紫英回京的消息其實在昨日就傳開了,但是真正發酵的還是馮紫英覲見皇帝,而《今日新聞》今日又刊載了永平民壯在遷安城下阻擊內喀爾喀人大獲全勝的消息之后。 得到這個消息的許多人都想來打探這個情況的真實性,畢竟在遷安城被永平民壯阻擊大獲全勝和京營大敗被俘數萬人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消息實在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好像應該是兩個結果徹底反轉過來才更讓人覺得正常。 。 幾大會館,包括山陜、洞庭、龍游、安福、徽州等地會館,紛紛來投貼求見,還有自然就是已經暫時解散大部分學員都已經轉移到了京城中住下的青檀書院的學子們,以及馮紫英的這些同學們,另外就是像東平郡王、北靜郡王這些武勛代表們,甚至連陳繼先和仇士本都送來了拜帖,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 論理馮紫英在永平府的政績已經和除山陜會館的這些商人們沒有太大關系了,畢竟馮紫英已經走了地方官員的道路,而且永平府既非順天、金陵、寧波、蘇州這樣的遮奢大府,馮紫英也不是一府主官,不過是一個同知而已,這些主要以南方為根基的商賈們好像沒有必要再多么看重這位昔日風光一時的小馮修撰了。 但是商人們的嗅覺和洞察力卻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甚至比許多官員們更敏銳。 馮紫英在風頭最盛的時候主動避出京師前往永平,這個舉動本身就很耐人尋味,再加上北面遼東薊鎮兩大重鎮總攬大權的總督依然是其父,這一回又如此突兀的被皇帝召見并給予嘉譽敘功,混雜著遷安之戰的勝利消息,商人們還不明白這里邊的味道,那就真的不夠格混商幫了。 看見豐城胡同里邊車船輻輳的樣子,馮紫英也是吃了一驚,雖然也估計到《今日新聞》只要一出來,肯定會引起許多有心人的關注,但是如此規模,如此力度,還是讓他大為震動。 皇上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雖然馮紫英不認為這就是多么糟糕的事情,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本來既是一個相對辯證的道理,他從來沒指望過只占好處不承擔壓力風險的事兒。 商賈們也就罷了,無外乎就是祝賀,再度拉近關系,敘敘舊情,同學們來自然也是了解具體情況,順帶加深感情,而武勛代表們就不太好說了,恐怕是心情復雜,卻又難以言喻。 至于像陳繼先和仇士本,一個五軍營大將,一個神樞營副將,乃是現在京營中僅存的兩支武裝力量首領,陳繼先的傾向馮紫英不確定,但是馮紫英知道這家伙前期一直是托病,而仇士本則應該是永隆帝的嫡系鐵桿,這二位也要拜會自己,就未免有些讓人浮想聯翩了。 ”怎么了,相公?“沈宜修在晴雯的攙扶下,看馮紫英滿臉凝重神色的看著拜帖,有些不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