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一個流落到草原上的漢人讀書人多年前給宰賽的父親伯言以及伯父暖兔講述大周的權力結構時,宰賽在一旁受教時所得。 他尤其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句話,(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說這句話時,那個讀書人雖然從未在大周得官,但是說起這句話時也是無比驕傲,滿臉自豪之色,也足見在大周朝,士大夫權力之大。 當時他也是非常驚訝于大周如此強大一個朝廷,皇帝居然不能獨享權力,甚至比草原上的部族首領的權力還不如,一樣需要和貴族們(士人文臣)們協商分享權力,之前他一直以為大周的皇帝是無所不能的。 而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大周士林文臣中最具潛力的一員,其師尊據說已經是大周朝廷內閣中的一員了,想必此人日后也會沿著其師尊之路走下去才對。 宰賽很清楚內喀爾喀五部要想遺世獨立那是不可能的,隨著林丹巴圖爾的野心膨脹,努爾哈赤的胃口大增,無論是察哈爾人還是建州女真都不會放任周圍的各方勢力坐山觀虎斗,內喀爾喀五部遲早都要被卷入其中。 既然早晚都要加入,與其被動的被卷入,何如自己先行主動選擇,起碼能有一個選擇機會,另外走在前面也能夠獲得更好的條件。 宰賽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這個據說是大周年青一代士人中最睿智的人,遷安一戰也的確給了自己一個很深的教訓,他很想借商談五萬京營俘虜事宜來聽一聽這個年輕人的一些看法。 無論是對方想要游說拉攏內喀爾喀五部,還是想要刺探內喀爾喀五部情況順帶為大周張目,宰賽都不介意。 他覺得對方只要愿意說,她始終能從對方那里獲得一些東西,至于說對方所說的那些,自己會不會相信,那最終還是取決于自己。 取決于自己對未來內喀爾喀五部,對周圍的察哈爾人和建州女真,對大周的定位判斷。 水壺咕嚕咕嚕的燒了起來,要等到水開還需要時間,馮紫英延手請對方入座,宰賽也沒有客套,點頭示意之后坐下。 “宰賽大人,說實話,我真沒想到你會對我發出邀請,我原本以為遷安城下一戰,可能會讓我們雙方結下死仇,……” 馮紫英的開場白很坦率,不過宰賽卻不太滿意,“馮大人,如果你是這樣的判斷,我覺得這既是對我的小覷,也是對你自己的輕看,布喜婭瑪拉來時就表露了這層意思,我深以為然,所以才會選擇主動邀請你,我想我們沒有必要太多客套,這是你們漢人的習慣,或者說禮儀,但是我們草原上的兒郎卻不太喜歡。” 馮紫英啞然失笑,“也好,宰賽大人快人快語,我自然奉陪。” “此番邀請馮大人見面,有兩個目的,一是商討京營五萬多俘虜的處理問題,布喜婭瑪拉曾經帶過話來,但我不滿意,另外可能局勢也有一些變化,我們內喀爾喀諸部和科爾沁部也都需要斟酌,所以打算借此機會和馮大人當面商談;二是,我聽聞馮大人是大周年青一代官員中的睿智者,我想就未來遼東草原的前景與馮大人探討一二,還望不吝賜教。” 馮紫英微微點頭,“那我問一句,不知道第一件事情的處置方式結果是否會對第二個問題產生影響呢?或者說,宰賽大人對第二個問題有更大的期望值,以至于后一個問題也許會給第一樁事情產生影響呢?” 宰賽鷹目中閃過一抹精芒,點點頭:“馮大人果然快人快語,那我也不遮掩什么了,你說的兩個可能性都存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