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布喜婭瑪拉跟在那個年輕的嚇人的漢人青年身后,宰賽也有些驚訝和觸動,看來建州女真給了葉赫部太大的壓力,才迫使葉赫部和大周走得如此之近,甚至不惜甘為大周的附庸了。 但這樣的選擇有錯么?宰賽不確定。 就像自己來和馮紫英見面一樣,內喀爾喀五部中一樣有很強的反對聲音。 除了卓禮克圖洪巴圖魯的支持外,其他三部幾乎都是不贊同,尤其是在察哈爾人與外喀爾喀聯軍在順天府取得大捷,在京畿北部風頭正勁時。 林丹巴圖爾在獲知己方在三屯營大獲全勝,一舉擊潰了京營八萬大軍時,也是專門遣人送來賀禮以示祝賀。 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有邀請和指令,希望內喀爾喀和科爾沁聯軍能趁勢進攻遵化和豐潤、玉田,向西挺進,最終三方能會師于通州。 內喀爾喀五部中對于向西挺進到通州還是有些疑忌,畢竟這個距離可不近,而且需要打穿整個順天府東部地區,再說薊鎮軍的主力在北面,但是越是向西挺進,也越是意味著深入了敵后腹地,一旦有個什么意外,要想脫身就不那么簡單了。 在這一點上,卓禮克圖洪巴圖魯和巴顏達爾伊勒登的觀點趨于一致,認為那樣太危險,縱然真的要執行林丹巴圖爾的命令,也最多打到玉田,拿下玉田和豐潤二縣就是極限了。 至于遵化,卓禮克圖洪巴圖魯和巴顏達爾伊勒登都不愿意去碰,那是薊鎮軍駐扎重兵之地,遵化城甚至比遷安城更城高墻厚,弄不好就要像遷安城一戰一樣,碰得頭破血流,現在內喀爾喀人已經拿到足夠多的利益,是該考慮在如何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把到手的利益保住退回草原才是第一要務。 其他幾部態度都更傾向于執行林丹巴圖爾的命令,最起碼應該打到寶坻、香河一線再來觀察形勢,而且寶坻、香河的富庶也遠勝于玉田和豐潤。 尤其是科爾沁人更是心思更甚,一門心思要想飲馬運河,這讓宰賽也很是不屑。 好在在經歷了這一仗之后,宰賽已經在內喀爾喀五部中建立起了足夠的威望,再有卓禮克圖洪巴圖魯的堅定支持,其他幾部,包括科爾沁人也都不敢拂逆宰賽的決定,反對歸反對,當宰賽決定和馮紫英一唔之后,其他幾人也都知趣地等待會晤的結果。 馮紫英和宰賽兩邊的人都在茶樓下站定,雙方都在相互打量。 布喜婭瑪拉算是對雙方都認識,不過此時她沒有馬上向前介紹,而是放任相互對視掂量。 最后還是馮紫英坦然一笑,上前一步抱拳一禮,“這位可是弘吉剌部首領宰賽?久聞大名了,在下馮鏗,大周永平府同知。” “在下正是宰賽,小馮修撰的大名,宰賽也是久仰了,今日得見,幸甚。” 沒想到宰賽的漢話說得如此流利,而且居然還能說幾句文縐縐的禮節性話語,馮紫英也頗為驚訝,對宰賽的印象也好了許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