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安福商人選擇的也就是馮紫英給他們建議的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交匯處的高雄作為切入點,這里是距離大陸最近同時也是地理環境最好的區域,東有屏東平原,北有嘉南平原,而且鹽商們也選擇在這一區域開發鹽場,這樣一來,雙方就可以合作。 安福商人在短短半年時間就招募了超過三千人前往墾荒,目前在嘉南平原大概有一千八百人左右,在屏東平原約有一千人,預計到年底,人口可以超過八千人。 這樣一種遷民速度讓馮紫英都嘆為觀止,以至于馮紫英都覺得安福商會這幫人的確在屯墾組織上很有一套,值得合作。 鹽場的進度也不慢,而且隨著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的大力開發,移民人數越來越多,這里也會形成一個消費市場,這也是買下了東番鹽業經營權的鹽商們所樂見其成的。 “……,東番未來發展會很快,西面和南面的平原區域很適合水稻種植,而且又有鹽場,山中更有大木可供砍伐,目前安福商人在兩處平原結合部選址開港,雖然還只是一個雛形,但未來可期,如果你有興趣,我也可以給 可以給安福商會去一封信,日后榆關、寧波,嗯,萬年,安福商人來信請我為他們的港口碼頭命名,我覺得永定吾邦,萬年不渝,干脆就叫萬年,所以榆關——登州——寧波——萬年,這一線應該是非常有價值的一條航線,……” 薛蝌聽得很認真。 他知道這是馮紫英在替自己鋪路。 沒有馮紫英的幫助,那個船廠東主會替你招募船員水手? 沒有馮紫英的招呼,安福商人怎么可能搭理自己? 江右商人歷來抱團,安福商人尤甚,若非自己這位堂姐夫兼妹夫原來和安福商人結下的交情,他們豈會理睬自己? “那馮大哥,您覺得我首先該從那里做起?” 馮紫英想了一想,“登萊或者寧波買船招人,先和安福商人聯系上,負責這種短途航運熟悉,等到條件成熟,這邊榆關、登州這邊也應該具備一定條件了,就可以連接起來了。” 薛蝌點頭,馮紫英又道:“但是登州和榆關這邊你也可以安排人先熟悉情況,一旦條件合適,就可以迅速接上,……” 北地的航運條件比江南相差太遠,但這恰恰也是一個機會,誰能搶先進入這個市場占據先機,那么就能在日后的競爭中居于優勢地位,特別是榆關港的地位更是尤為突出,而馮紫英在永平府的身份和他與晉商們的關系,更是能促成薛蝌在這一邊搶占先機。 “馮大哥,我想下個月就去寧波,……” 薛蝌的話讓馮紫英吃了一驚,“那你的婚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