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馮紫英來說,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一個熟悉過程。 從經歷司到照磨所再到司獄司和稅課司、河泊所,這是整個府衙中最為重要的幾個部門,起碼是馮紫英認為最重要的幾個部門,關系到行政、審計監督、司法刑獄、稅收收入幾大塊,輕忽不得。 無論自己這個同知未來如何定位,都免不了要和這幾個部門打交道。 相比之下像雜造局、儒學官、馬政驛丞、醫學正科、陰陽學證術、僧綱司、道紀司這些等等,就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了。 經歷司相當于辦公廳,照磨所則相當于審計部門同時也要肩負一定對衙門內的監督職責,司獄司不用說,勾管犯人,稅課司和河泊所官商稅和魚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永平府這些職能部門還是都齊全的。 一天時間下來,馮紫英一口氣見了七八撥二十來號人,雖然未必一一能認清,但是幾個重要同僚和屬官、吏目卻已經有了幾分印象。 “馮大人,下官敬您一杯。”端起酒杯,當下一名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方面闊口,濃眉鳳眼,微微一舉手,“像您這種二甲進士卻又是庶吉士出身的,說實話,下官還是第一次聽說直接外放出京的,不過外放我們永平府卻是我們永平府的榮光啊,小馮修撰大名在京師城里可是聞名遐邇,……” 馮紫英含笑起身,“侯大人過譽了,紫英不過是承蒙皇上抬愛,在翰林院里虛度兩年罷了,……” “誒,馮大人此言差矣,二甲進士每科不過寥寥二三十人,我們永平府自大周開國以來,至今也只有泰和年間有一人考中,但亦未能館選庶吉士,足見其艱難,馮大人這個庶吉士怕也是來之不易,當之無愧?!? 通判侯子瑜,河南彰德府人,原任大名府推官,后升任陜西布政使司理問所理問,永隆元年便出任永平府通判,比朱志仁還早來永平府兩年,算是這永平府衙中重要官員中的元老了。 從吳耀青那邊得來的消息,此人其實已經算得上是永平府人了,雖然發妻是原籍彰德府的,但是其在永平府七年間,便納了三房妾室,其中有兩房都是這盧龍和樂亭士紳大戶庶出旁支女子。 在馮紫英未來永平府之前,侯子瑜便是這永平府的二號人物,正六品比起除了灤州知州之外的任何人都更尊貴,而且此人性格豪爽卻又不乏周密,待人接物甚是周全,和地方士紳關系也是相對密切,人脈頗寬,甚至已經隱隱有了一些和朱志仁分庭抗禮的味道。 總而言之,侯子瑜給馮紫英的第一印象極好,雖然只是舉人出身,年齡也不過四十出頭,只是以此人人才,為什么已經在永平府連任六年都尚未轉遷升遷,倒是有些讓人意外,馮紫英估計這應該是和朱志仁對此人的不太滿意有關。 “當不起,當不起,侯大人人中龍鳳,紫英雖然才來,也曾聽聞大人風采,……”馮紫英面帶笑容,連連舉杯示意。 對于對方把自己捧這么高,馮紫英也說不出究竟是好是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