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賈政神色復雜地坐在花梨木官帽椅中,似乎是在思考著什么,手里端著的茶盞都忘了放下。 旁邊的王夫人臉上同樣有些說不出的寡淡味道,既像是不甘,又像是失落,還有點兒遺憾。 “寶玉的事兒也該考慮了。”良久,賈政才放下茶盞,吁了一口氣。 “是該考慮了,可……”王夫人有些不忿地嘆了一口氣,“那也得替寶玉選個好人家才是。” 在元春冊封貴妃之前,賈政和王夫人不是沒考慮過寶釵,雖然未曾向薛姨媽提起過,但是賈政夫婦覺得雙方或多或少都有些默契,但是在元春冊封貴妃之后,賈政夫婦就覺得或許寶玉可以物色一個更好的人家。 尤其是現在寶玉迷上了寫書,《十三棍僧救唐王》已經成為了《每日新聞》中最受歡迎的連載傳奇小說,而京師城中一些說書人也開始截取了這部傳奇話本的部分作為說書稿本,還有幾家戲班子也準備采用這本傳奇話本小說作為腳本來進行改編為戲劇,這可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突破。 現在的寶玉在京師士人中也小有名氣,當然這種名氣與讀書科舉以及時政策論而來的名聲還是有些差別的,更多的是一些文人墨客的欣賞。 當然其中也不乏有在朝中為官者,只不過人家欣賞的角度純粹是從文學藝術角度,與其他無干。 而現在元春在宮中的情形賈政夫婦也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了,這讓他們心里就有些打鼓了,可沒等到他們反應過來,馮家大郎兼祧二房,然后就托人上門求親了,還是戶部右侍郎兼掌中書科事的朝中大佬官應震。 便是和寶琴退婚的梅家梅之燁見到官應震都得要低頭問好。 都是湖廣士人,如果說鄭繼芝、官應震、柴恪等人算是湖廣士人領袖,真正的大佬,楊鶴、梅之煥、梅之燁、吳亮嗣等人還只能算是湖廣士人的中堅力量,而賀逢圣這些就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官應震上門提親,肯定也是提前打了招呼的,否則王子騰也不會專門到薛府去等候。 薛蟠還當不起這樣的登門,只能是王子騰來勉強接著。 娘親舅大,也說得過去。 不過這讓賈政夫婦心里就有點兒膈應,但卻還不能說個什么。 王子騰是一直支持薛寶釵嫁給馮紫英的,這在幾年前就一直有這個想法,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愿,到后來都已經放棄了,沒想到峰回路轉,到這會子,居然還真的成了。 賈政夫婦知道也不能怨人家薛家,這姑娘就在你府上住著,你一直不吭聲,人家也不能一直等下去,都十七歲了,早就該出嫁了,甚至府里都有閑話了,只不過沒想到這一嫁卻嫁出了如此好一個造化來。 當然賈政夫婦從來沒有考慮過從一開始薛家就沒打算要和賈家結親,寶釵更是從未想過要嫁寶玉。 他們也不知道其實薛姨媽甚至滿懷著某種糾結的心境一直在等待。 既害怕賈家真的要提親她無法拒絕,畢竟賈家知根知底,寶玉也還算過得去,但又害怕萬一馮家那邊兒馮紫英真的能又兼祧二房,而且還能說服其母了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