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把母親扶了進去之后,寶琴出來和薛蝌一道再要向馮紫英道謝行禮,卻被馮紫英制止了。 “行了,蝌哥兒,我也就是一個幫忙說媒,若是蝌哥兒自家沒本事,人家方叔看不上眼,我再怎么說,人家也不會答應。”馮紫英擺擺手,“方家雖然不算是詩書傳家,但是方叔自幼讀書,其還有一個幼弟也還在讀書,剛考中了秀才,她這個妹妹也算是知書達理,所以我也才和方叔提起,……” 馮紫英雖然這么說,但寶釵、寶琴和薛蝌卻都知道,若非有馮紫英這層關系,方家怎么可能和薛家結親,薛蝌再是有本事,但是人家不知道啊,而且這寶琴剛被退親,這薛家名聲受損,方有度現在還是都察院御史,怎么會愿意和你一個皇商薛家結親? “馮大哥,您的恩德小弟銘記在心,斷不敢有負馮大哥的期望,只是小弟的確不是讀書這塊料子,這守孝期間也曾在金陵參加縣試,未能考過,……”薛蝌在馮紫英面前卻沒有遮掩什么,讀書的確不成,再隱瞞也沒有什么意義,尤其是對馮紫英。 “嗯,那你下一步打算如何呢?”這倒也是個問題,馮紫英不得不問清楚。 這年頭大戶人家子弟不想混日子等 混日子等死,要想出頭,如果不讀書從科考這條路闖出來,那路徑就的確窄了一半,剩下的路要么就是捐官,要么就是經商。 捐官薛家倒是拿得出銀子來,但捐官之后也涉及補缺,而且這種捐官不但很難有好位置,而且也有上限,屬于官場仕途中鄙視鏈的末端,基本上六品官就是天花板了。 要么就是經商,這倒是薛家的強項,本來就是皇商,各方面人脈關系也都還有,但名聲恐怕就沒那么多好了。 “馮大哥,小弟考慮過,捐官也許是一條路,但是小弟覺得自己這種性子,要說去做那等官還真有點兒不合適,從年齡和經歷上來,小弟怕都難以勝任,可是小弟卻又不愿意再去豐潤祥這等營生上去折騰。” 薛蝌說得很認真,馮紫英倒是來了興趣,示意對方入座。 寶釵和寶琴也對此十分驚訝,之前薛蝌可從未提及過這等事情,現在照理說馬上要訂親了,心思卻該在這上邊才是,怎么卻突然想到了這上邊? “蝌哥兒,那你打算干什么?”寶釵頗為好奇地問道。 薛蝌今年也要滿十七了,他只比寶釵略小一點兒,和寶琴一樣,自幼也跟隨薛峻四處奔波,所以要讓他沉下性子來讀書,本身就有難度。 馮紫英也覺得薛蝌讀書怕是不行,只是不讀書,如果走捐官路也不愿意,還不想繼續經營豐潤祥這種傳統營生,那還能干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