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獲知去向可能是永平或者河間、保定三府之一時,馮紫英就已經拿定了主意。 保定看起來無疑是條件最好的,那是整個北直隸地區僅次于順天府和真定府的大府,人就眾多,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堪稱大周心腹禁地,而且距離京師也很近,府治所在清苑距離京師城是最近的。 河間府也不差,其下滄州不但是長蘆鹽場所在,也是長蘆鹽運使司所在地,乃是北地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最差的可能就是永平府了,不但偏處北直隸東北一隅,面積狹小不說,只有六個州縣,而且北部還有屬于薊鎮的山海衛、撫寧衛,西邊還有開平中衛,薊鎮的駐地也在西北角的三屯營。 從齊永泰府邸出來,馮紫英騎馬回自己府上。 永平府的同知年邁致仕,而保定府同知升任山東布政使司右參議,河間府同知則是因貪墨被都察院拿下。 這北直隸三府的同知出缺并非同時,永平府同知致仕都是去年年初的事情了,而保定府同知升任山東布政使司右參議也還只是吏部正在走程序,而河間府同知出事是去年年底的事情。 齊永泰把馮紫英召到府上也就是專門和他是這樁事情,并建議他到保定府擔任同知,因為保定知府徐守諫乃是湖廣黃州府人,乃是官應震同鄉,只比官應震晚一科,與官應震關系密切。 但馮紫英卻不想去保定。 保定固然好,但還是徐守諫正值壯年,精力充沛,風格強勢,而且和官應震宜屬同鄉不說,也和首輔葉向高關系十分密切,自己去保定給他當助手,只會被壓得死死的,沒有半點發揮余地。 河間府知府嚴崇年情況也差不多,同樣是二甲進士出身,甚至比徐守諫還早一科,乃是浙江嚴州府人,與次輔方從哲關系極為密切,也是一個正處于仕途上升期的官員,看看上任同知就是因為和嚴崇年沒有把關系處好,最終落得個身陷囹圄,就知道這一位也不是善于之輩。 自己去河間的話,如果與嚴崇年保持步調一致? 那么必定會遭到本來就對自己有些看法的北地士人更加不滿,如果和嚴崇年唱反調,且不說會不會被對方打壓? 真的沖突起來? 對自己未來發展一樣不利。 自己固然有齊永泰、喬應甲做后盾? 但是嚴崇年一樣有方從哲的支持,縱然不至于落得上任同知那般境地,但是兩敗俱傷也不是馮紫英愿意見到的? 而且口碑若是差了? 日后無論到哪個地方去,都會引起原來官員們的警惕和敵視。 所以保定和河間馮紫英都不會去,他早就拿定了主意去永平府。 不過有些話題他還不好和齊永泰說? 齊永泰性格剛正? 雖然說了他也能理解自己的一些苦衷? 但難免會覺得自己喜歡投機取巧而留下不佳印象? 所以還得要有其他更充分的理由才行。 如何來說服齊永泰? 還要讓齊永泰不至于產生其他不悅的情緒? 馮紫英還得要好好琢磨一番。 當然除了這方面的心思外,馮紫英也還有一些其他打算。 已經走到阜成門街的四牌樓了,馮紫英想了一想,看看時間還早,索性就拉轉馬頭? 策馬向紅羅廠方向走去。 “爺? 您不回府里了?”瑞祥吃了一驚? “今兒個不是說榮國府幾位姑娘要來府里么?” “不急? 先去忠順王府。”馮紫英點點頭。 瑞祥也知道大爺和忠順王之間往來一直十分密切,尤其是海通銀莊京師號開張越發興盛之后,忠順王爺那邊的帖子來府里的時候就多了。 忠順王府位于崇國寺街上? 這里緊鄰戰車廠,和定府大街相連。 這里王公侯府鱗次櫛比,連綿不絕,大周朝的宗親王爺們的府邸大多都在這一線,但也就是這么短短百余年間,也經歷了無數風吹雨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