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寶二哥今非昔比,如何還能像往日一般?能沉下心思讀書寫字,據說已有京中戲樓來約稿,那一日聽襲人說,寶二哥還專門在自家院里擺了一桌慶賀,只是沒請外人罷了。” 探春顯然比湘云消息更靈通。 “為何我們姊妹卻不知曉?”史湘云知道寶玉應該是一個藏不住的性子,頗為訝異。 “襲人稱寶二哥覺得只是約稿,算是對自己的一個認可,但是要等到某一日自己所撰寫的底本上了戲園子成為人皆傳唱的大戲,方為成功,他現在倒是越來越學著馮大哥的沉穩了。”探春話語里也還是挺為寶玉的成長感到驕傲的。 湘云抿嘴一笑,“探丫頭,那方才寶二哥的表現我可還是沒覺得他好像長大了一般。” “總要有一個過程慢慢來才是,沒見你也比他好不了多少。”探春忍不住瞪了祥云一眼。 馮紫英見探春和湘云二人在一旁嘀嘀咕咕,扭頭問道:“二位妹妹在那里說什么呢,這般高興?” 探春展顏笑道:“云兒說寶二哥與往常迥異,氣度高雅,卓爾不凡,讓人刮目相看呢。” 馮紫英敢肯定史湘云嘴里絕對說不出這等話來,尤其是對寶玉,但寶玉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聽得探春嘴里說湘云如此夸他,更是喜歡得眉花眼笑。 “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寶玉已非吳下阿蒙,若是再能好生沉淀積累兩年,海若先生就是榜樣。”馮紫英當然不吝鼓舞這個勉強走上正道的家伙,話語里滿是鼓舞勉勵之意。 聽得馮紫英把海若先生作為自己的目標,賈寶玉還是嚇了一大跳,再說對自己的文才很有自信,但是要和海若先生比,賈寶玉還是不敢的,連連擺手搖頭,“馮大哥切莫說這等話,沒地讓外人笑死,海若先生《臨川四記》至今無人超越,那《牡丹亭》更是號稱絕唱,我何德何能敢向他看齊?” “寶玉,話不是這么說,海若先生雖說現在名滿天下,但是他在你這般年齡時只怕也是寫不出《十三棍僧救唐王》這般傳奇話本的吧?”馮紫英不以為然,“你有詩詞歌賦的雄厚根底,傳奇話本也好,戲劇底本也好,更多的是講求對世情的洞察入微,于小處見功夫,你現在自還年輕,在經歷幾年對周圍人情世故的體味,便能慢慢揣摩出許多來,我看好你。” 府中對寶玉一門心思寫傳奇話本的事情慢慢也傳開了,起碼像湘云、探春這些人是知曉了,下人里邊也隱約知曉一些,但是卻不知道寶玉的話本已經被刊載在《今日新聞》上成為熱門。 當然寶玉最終目標也不是傳奇話本,畢竟這種作品在當下來說似乎顯得逼格不夠,雖然受眾面更大,已經有不少茶園說書者已經開始將這《十三棍僧救唐王》進行整理,開始在茶園里說講起來,大受歡迎,但畢竟是下里巴人的東西。 戲劇底本才是他的終極目標,那才是能被士人所推崇的陽春白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