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戊字卷 第八十七節 啥都和馮家大郎脫不了干系-《馮紫英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第(1/3)頁

                            看見兄長居然戴著西夷人那里買來的老花鏡在看手中的小報,一副眉飛色舞捋須不已的模樣,賈政也不由得暗嘆這馮家大郎果然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隨隨便便想出來的一樁事兒,就能迅速在整個京師城中風靡起來,連自己兄長居然都迷上了這等小報。

    到現在為止府里邊除了賈政之外,還沒有人知道現在在《今日新聞》上熱門連載的傳奇話本《十三棍僧救唐王》就是寶玉所寫,那“頑石點頭”就是寶玉的所謂筆名。

    這也是馮紫英和賈政的約定,現在上下對傳奇話本的定位還沒有那么高,更像是為下里巴人所喜,興許再等上一年半載,這《十三棍僧救唐王》連載完畢,寶玉煞費苦心準備撰寫的《新西廂記》出爐,若是能成為京師城中幾大戲樓的底本,那么這“頑石點頭”的名聲便能再上一層樓了,聞名與士林中人了。

    “兄長也在看這《今日新聞》?”

    見賈政到來,賈赦也放下手中報紙,臉上還殘存著意猶未盡的味道,“嗯,二弟來了?這《今日新聞》果真是馮家大郎所辦?我聽說這是徽州一汪姓富商和揚州一曹姓秀才聯手所辦啊。”

    《今日新聞》報館編輯部和華文印書館都設在徽州會館不遠處的大時雍坊新簾子胡同,那也是一處繁華所在,現在更是繁盛更勝往昔。

    最初馮紫英和汪文言的想法是放在偏僻一些的地方,但是后來轉念一想,這《今日新聞》本身就要打響名頭,擴大影響力,為何不放在這繁華市區卻要去偏僻街區?所以后來就調整了方案,將印書館和編輯部都放在了新簾子胡同這邊。

    在馮紫英大婚那一日,《今日新聞》正式創刊,當日便印刷了五百份,免費贈送于各大會館、書院、戲院、青樓,自然京中各衙門里也少不了要面面俱到,也包括京中所有官員士紳和高門大戶,也都一一送到。

    按照汪文言他們的設想,是每月一四七出版,每月九期,這樣連續三期按照這個規模免費贈送到各地,然后從第四期開始,印刷術減至三百份,以節省成本,順便觀察形勢。

    誰曾想第四期除了各大書院免費贈送了數十份外,其余像各衙門、會館、士紳商賈、高門大戶便有許多便坐不住了。

    這份報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奇世界,既有傳奇話本這等惹眼新奇的故事,更有包羅萬象的市井八卦閑話,這一板塊也是衙門官員小吏和高門大戶中的閑人們最為喜歡的,而生意物價信息則刊載在一個專門板塊中,尤其受到會館、商幫和沿街的店鋪們的歡迎,另外為了提高《今日新聞》的品味,還專門用了一個小版塊定名為流芳千古,用以來刊載近期大周士子們所寫的詩詞歌賦。

    從第四期開始,便由報館專門招募了十余人報童,將這些報紙待到京師各坊市沿街售賣。

    第四期三百份并沒有花多少時間便售賣一空,這等報刊本身也就不是為普羅大眾所準備的,當有針對性的定位與那些士紳商賈們和官吏閑人時,這些報童們都早已經按照報館安排好的目標一一上門,幾個銅錢的花銷對于這些士紳官吏們來說并不難以接受,而馮紫英需要的是讓他們接受這樣一種付費意識,以便于讓他們感覺到接受這種消費使得他們會高于那些沒有這種消費的人群。

    其實區區幾百份的報刊在偌大一個京師城上百萬人口中真的是不值一提,尤其是在這個本身信息和娛樂都極度封閉和停滯的時空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柯坪县| 石河子市| 交城县| 阿拉尔市| 马尔康县| 霍邱县| 海晏县| 巫山县| 卓尼县| 南开区| 开平市| 襄垣县| 恩施市| 平山县| 崇仁县| 恭城| 莒南县| 临夏县| 阳城县| 博白县| 黄龙县| 定襄县| 辽源市| 巨野县| 扶沟县| 井研县| 龙里县| 阳山县| 永州市| 太仓市| 喀喇沁旗| 江华| 名山县| 南川市| 上饶市| 甘南县| 迁西县| 红安县| 兰溪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