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能獲得自家郎君如此看重和力挺,饒是沈宜修自詡大度,心里還是有些微微酸澀的。 現在看到這個女子,沈宜修才覺得自己郎君這般寶愛,恐怕還是有幾分原因的。 看似嬌弱的眉目如姣花照水,眸若點漆,唇若丹朱,那微微挺起鼻梁和菱形的唇角預示著這個女孩子可能有著和較弱外表截然不同的倔強性子,略顯瘦削的肩頭披著一件雪白狐裘斗篷,內里一件白底碎藍花絲綿長裙搭著一個素色棉質褙子,一條棕紅的火狐圍脖裹在頸項間,更將一張天然風流宜嗔宜喜的玉靨映得熠熠奪目。 看見沈宜修迎上來,黛玉卻也疾走兩步,鶯聲道:“小妹黛玉見過沈家姐姐。” 帶著幾分吳儂軟語的味道,但是卻已經不完全是了,北地幾年生活讓黛玉的口音更多的是北地官話口音了,但是恰恰是這種夾雜了姑蘇吳音的腔調讓沈宜修幾乎第一時間就喜歡上了這個女孩子,這種鄉音帶來的好感幾乎是無解的,尤其是一個同齡女子。 沈宜修跟隨父親在京師多年,卻在京師城中沒有多少閨中密友。 蓋因北地女子相對保守,而且多以父兄籍貫劃界,而同樣都屬于江南的士林官員的女兒們卻又大多葳蕤自守,不太喜歡結交,許多都是十三四歲便早早訂親,十五六歲便嫁了出去了。 像沈宜修這樣十九歲尚未出嫁的女子可謂少之又少,而嫁了人的女子又忙于侍候翁姑丈夫,要不就是面臨生兒育女。 所以這么些年來,沈宜修都只能在家中獨居,甚至很懷念小時候在家鄉的種種。 而林黛玉這帶著鄉音的話語一下子就讓 下子就讓沈宜修對黛玉的印象好了許多。 “妹妹太客氣了,聽見妹妹的聲音,姐姐的心都軟了,許久沒有聽見咱們姑蘇鄉音了,今兒個一聽倍感親切。” 沈宜修的話語里也夾雜有姑蘇吳音,黛玉一樣聽得親切,而且沈宜修這樣親近的姿態,也讓她同樣放松了許多。 站在兩旁的紫鵑和晴雯見到二女一起笑靨如花,說笑親切,都是松了一口氣。 日后二人雖然是各為其主,但是誰也不愿意因此而弄得劍拔弩張或者冷若冰霜,畢竟爺只有一個,夾雜在其中的難處只有她們這些當丫鬟的才明白。 “小妹聽姐姐的聲音也是一般,嗯,小妹自小就離開了家鄉,若非家中乳母也是吳人,一直帶著小妹,所以后來離開家鄉之后也還能留著余味,后來來了京師便更是鮮有得聞了。” 黛玉淺笑隱隱,見沈宜修比自己略高一頭,有心想要攀著胳膊,卻又有些拿不下臉,反倒是沈宜修內心親近,索性就牽著黛玉的手,這也讓黛玉臉一熱,為自己的小家肚腸好笑,干脆就攀著沈宜修胳膊。 這一副姊妹情深的模樣,馮紫英若是在這里,只怕眼珠子都能鼓出來,但是又能松一口大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