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這些的確不能說明什么,京中龍禁尉據說已經加緊了對楊可棟的監控,暫時沒發現其他異常,但是你提醒我關注的播州附近,比如重慶府的一些物資價格情況,今年以來漲勢比較大,如糧食、桐油、皮子、木材、鐵料……” “春季價格上漲應該是正常,如果只是漲幅略微高一些也不能說明什么,……”馮紫英繼續搖頭,這些說明不了問題。 “可是,這種漲勢從去年就開始了,去年夏秋,照理糧價應該比春季回跌,去年四川湖廣糧食都豐收,但秋糧收成之后,價格就穩住不降,到冬日又有小幅上漲,今春更甚,……” 王應熊的話讓馮紫英終于動容了。 夏秋本該是糧價下跌的時候,四川和湖廣都是糧食主產區,秋糧收成之后正常情況下都要小幅下跌,“會不會是陜西天旱歉收的影響?” “不可能,陜西歉收只會影響到河南和山西糧價,對湖廣和四川沒有太大影響,除非是朝廷大規模調糧,但我查過情況,去年賑濟糧食都是從河南過去的,……”王應熊斷然否定。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暗中收購囤積物資?”馮紫英沉吟著道:“這幾類物資都算是和軍事戰略相關的,但你覺得如果播州有此野心,能想得到這一步么?” “紫英,切莫小看楊應龍,壬辰倭亂他敢主動出兵助戰,我覺得這樣就已經意味著此人已經有了莫大野心了,難道你還真的有幾分忠君愛國之心么?” 王應熊在兵部觀政這么久,接觸職方司許多情報,加上自己獲得的一些消息,還是已經有了一個基本判斷。 “那你覺得這種風險現在已經到了什么程度?”馮紫英看著王應熊,他也要考較一下王應熊,看看對方在這方面有的判斷能力。 “紫英,如果楊應龍有這般野心,我估計恐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他如果真的有某些圖謀,我覺得他也能也要根據形勢而來,不會在朝廷一片安泰平穩的時候,而更應當選擇像去年西疆叛亂的時候那種情形?!? 王應熊語氣很慎重。 “去年也許本來該是最好的機會,但可能未準備好,沒來得及,現在積蓄物資,也許就是等待一個更合適的機會,或者韃靼人寇邊,或者建州女真在遼東惹事,又或者洞武和安南北犯,再或者倭寇襲擾江浙,甚至白蓮教起事,……” 王應熊一口氣說了幾種可能性,每一種可能都幾乎存在,讓馮紫英心里發沉。 “楊應龍若真是只等機會那也罷了,就怕他和其他人串起來,……”馮紫英目光變得陰冷起來。 他聯想起了五年前在臨清時見到倭寇介入白蓮教的那一幕,連倭寇都能想到和白蓮教聯手發作,楊應龍如果真的從壬辰倭亂之后就開始有所圖謀,只怕也不會就這么簡單。 韃靼人和女真人在京師城中都有窩點探子,如果楊應龍真有心要聯系上,不是難事,而且白蓮教在北直、山東、陜西乃至南直隸都相當活躍,如果要搭上線,同樣也不會難,想到這里,馮紫英就不寒而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