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一愣,想象好像還真的是那么回事。 如果不是哪個朱伯衡在那里百般反對,甚至做出一副要撕破臉一拍兩散的架勢,沒準兒自己就可能在其他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了。 這一手以進為退這幫家伙還真的玩得挺順溜啊。 見馮紫英若有所悟,林如海也不在意,年輕人哪個不是從這種情形走過來的? “不過也差不多了,紫英,如你所說,這初期開發(fā)的投入恐怕會比他們預先想象的還要高不少,天氣、水土不服和疫病帶來的影響恐怕會比想象的大,而山民這個不確定因素也很難預料,做人留一步,二百萬兩銀子,應該是遠遠超出了朝廷的預測了,愚叔覺得你在諸位閣老心目中大概都快要成為善財童子了,完全可以去戶部干個主事了。” 林如海還有些話沒說透,但是他相信馮紫英能理會到 理會到,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不言而喻。 和同齡人相比,馮紫英已經(jīng)太過出挑了,固然他現(xiàn)在因為師尊的背景,皇帝的青眼相加,會春風得意,但是如果一直持續(xù)這樣下去,恐怕就未必會是好事了。 像特許金收入沒達到馮紫英自己的預期,在林如海看來甚至是好事。 如果說開海債券出售太過順利,而銀莊募股也大受歡迎,林如海就真的要擔心了。 也幸虧馮紫英自己主動募股五萬兩,這個示人以軟肋的舉動才算是讓林如海稍微放心了。 從現(xiàn)在馮紫英的表現(xiàn)來看,他太完美了,這不是好事,甚至很危險。 而其前期走得太順,也會是越來越多的人有意無意的給他設置障礙,甚至打壓排擠他。 好在他現(xiàn)在的品軼不算太高,從六品,只是這年齡卻又太過刺眼。 “叔父,您覺得小侄這開海事務告一段落之后,是去六部呢,還是下地方呢?”馮紫英也能感覺到林如海話語中蘊含的深意和隱憂,坦然道:“喬師就曾經(jīng)和小侄提起過,說從六品修撰這個職位太過耀眼,眼下看是好事,但是不宜再效仿,哪怕開海事務再有新功,也宜尋其他賞賜?!? 林如海臉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喬應甲這個老狐貍還是能看得清楚的。 齊永泰不是看不到,但大概是覺得有他做后盾,不太在意,他在閣老位置上太高,反而難以感受到一些東西了。 而官應震恐怕現(xiàn)在是被開海事務給迷了眼,暫時無暇顧及,但是日后也是肯定能意識到的,唯獨這喬應甲冷眼旁觀卻是最清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