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個人幾乎是同時或者站起身來,大概是實在忍不住了。 “諸位,請坐下,你們的問題本官都猜到了,不就是最后一條,須經原有商戶一半以上戶數同意方可突破規定么?” 馮紫英不用想都能猜到這些人如此激動興奮所為何事,這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刺激了,而他的目的也就是要培養這些商賈們敢于和官府約定并要求履約的習慣。 “沒錯,就是這樣的,未來本官會就這一點寫入規章中,若是未獲得這一同意,海貿商戶,嗯,本官建議日后海貿商戶可以成立一個行會組織,作為內部商討研究海貿相關事務的機構,如同會館一般,同時以后官府需要和你們溝通磋商時,也能更好的代表整個群體,……”馮紫英補充道:“未獲得一半以上現有海商的同意,那么新增戶數便不得突破原有規定,……” 馮紫英字正腔圓的重申,讓一干人都是興奮莫名。 這意味著他們,也就是海商們,未來可以作為一個群體與官府在某些問題上進行對話和談判,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權利和義務意識,契約意識,這些東西都需要慢慢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 至上百年才能在這塊土地上慢慢形成。 馮紫英力圖盡早給這些先行者們腦子里灌輸一些種子,讓其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萌芽。 坐在一旁的賈璉和段喜貴也被馮紫英許多的觀點給震住了。 之前他們也只是看到了簿冊上的一些內容,但是許多具體的內容所代表或者涵蓋的意思,他們并沒有能夠完全領會到,只有當馮紫英這么細細解釋并直截了當回答對方的問題時,他們才真正明白這里邊的含義。 但即便如此,無論是賈璉還是段喜貴,以及在座的一干海商們,他們都還是沒能真正明白這一次會議的真正意義,以至于要等到許多年以后才能慢慢品出其中真味。 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了未正兩刻才算是結束。 實在是太過熱情,面對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來自三地的商人們都想要把肚里所有的問題問個清楚,有些問題甚至立超出了馮紫英的想象。 躺在安樂椅上,馮紫英接過紫鵑遞上的建蓮紅棗湯,喝了一大口,覺得還不過癮,一口氣喝了個干凈,這才接過玉釧兒遞過來熱毛巾擦拭了一把臉,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大爺也還是需要注意身子,這般勞作,莫要累出病來了。”紫鵑關心地接過碗,又問了一句:“大爺還需要吃點兒什么?” “都餓過了頭了,沒多少胃口了,紫鵑,去把你家姑娘那邊的茶果子端兩盤過來吧,待會兒璉二哥和表兄把客人送完,還得要過來,他們也都是滴米未沾,估計也餓壞了。”馮紫英沉吟了一下,“讓瑞祥去把文言請過來。” 早知道就把金釧兒、云裳和香菱帶來了,馮紫英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在這邊要辦公起來的不方便,沒有幾個可心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倍感不便。 汪文言到來的時候,賈璉和段喜貴也是剛把客人送走完回到二進院子的花廳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