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后宮中多少也是和外界有些瓜葛,尤其是一些后妃的母族,要么是和商賈有牽連,要么就是和武勛有關系,甚至包括有子嗣的后妃們。 海貿特許戶和開海債券這兩項事務是息息相關的,海貿特許戶的多少決定著朝廷管治能力,也決定著海稅收入多寡,同樣也決定著開海債券能發行多少。 陸彥沖的話讓莊文靜恍然大悟。 難怪一大幫中小海商都開始抱團,或者直接投靠像陸家這種并無海貿經驗的士紳,這也是迫于無奈。 朝廷若是確定這南直隸只能三五家進行海貿,那么其他中小海商若是找不到路徑,那就只能眼睜睜地餓死了。 “陸兄,若是這般閩浙那邊豈不是要比我們南直隸這邊名額要多許多?”莊文靜忍不住問道。 他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南直隸這邊真正從事海貿的大戶不多,但閩浙那邊就強許多了,這也是松江根本就沒有被考慮列入開 列入開海市舶司設立所在的原因。 這一點,連陸彥沖也無可奈何,這是擺明了的閩浙要比南直這邊強,只能在和這位馮大人的交涉中據理力爭了。 但話說回來,只要能確保自家的名額,對于能擠入場者來說那是越少越好,這樣在未來的競爭中壓力也能更小一些。 “看吧,今兒個這位馮大人召見咱們,不就是要談這些事情么?兩廣那邊要單獨列出來,咱們南直隸、閩浙卻合在一起,總得給咱們一個說法不是?” 陸彥沖嘆了一口氣。 姓馮的是北地士人,而負責主持開海事務的官應震是湖廣人,朝廷這也分明就是把江南士人撇在了一邊,防止偏向江南士紳,可謂處心積慮。 也不知道葉、方幾位閣老怎么想的,居然就放任這等情形。 馬車陸陸續續來了不少,這條街本身就熱鬧,緊挨著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但是今日這旁邊偏院卻是比隔壁的運鹽使司衙門更熱鬧了。 莊文靜和陸彥沖都分別和來人打著招呼,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是只要自我介紹一下,大家也都明了了。 南直、閩、浙,來自三省直有意競逐海貿特許的士紳商賈,這一看下來,居然有五十多人,比想象的更多一些。 陸彥沖粗略的瞟了一眼,光是南直隸就超出了他的預估,原來以為不過五六戶,但是卻來了七八戶,其中有兩家是預料之外的,應該是一些中小海商聯合起來的代表。 估計閩浙那邊也差不多,大大超出了最初的預想。 馮紫英倒不在意。 寧波、泉州兩個市舶司,五十來戶也不算多,但是肯定要壓縮和排除掉一些,否則這特許權也太不值錢了,等到三五年后海貿規模擴大,再來一波擴編也不為遲。 汪文言這一次沒有出面。 南直隸這邊知道汪文言是林如海幕僚的人不少,那樣顯得太露骨了。 手底下也沒有可用之人,就只能把賈璉和段喜貴給派上用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