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個尋常大戶人家的仆僮年收入也就是五兩到十兩之間,像晴雯在賈府算是大丫頭也不過每月月例錢一吊錢,還不到一兩銀子。 災荒年間,幾兩銀子就能買到一個小廝或者小丫鬟,便是景氣年間,也不過三五十兩銀子就能買到一個奴仆。 也就是說誰能去帶句話讓馮紫英見一面,五百兩銀子就到手了。 見沈自征徹底被震懵了,侯恂也是拍了拍沈自征的肩膀。 “君庸,你以為紫英真的就是靠運氣不成?你說這春闈殿試是運氣,嗯,姑且算吧,那館選庶吉士呢?恩榮宴上王象春被他弄得一臉無趣,嘿嘿,還有西疆平叛,沒有點兒膽魄本事,誰敢深入虎穴去和卜石兔這些韃靼人談判?不怕人家直接把你活剮了?開海的事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提過,說了這么多年,怎么他拿出來的方略就能打動皇上和內閣諸公呢?這也是運氣?沒有幾分把握,朝中諸公敢讓他兩下江南去辦事兒,連練國事都只能給他當幫手?” 楊嗣昌他們走了。 回到屋里的沈自征獨自沉默坐在堂屋里椅子上發呆。 沈宜修站在花窗窗格前看著自己弟弟。 估計受打擊不小。 君庸一直不太服氣紫英。 氣紫英。 沈宜修也分析過,估計還是因為最初馮紫英表現出來在詩賦上的“平庸”名聲,而沈家恰恰是以詩書傳家的書香世家,無論是自己還是兄長弟弟,都在這方面不俗,所以君庸看不上紫英也能理解。 后來來自己府上卻又和君庸起爭執,鬧得不太愉快,歸根結底還是紫英不太重視經義詩文。 好不容易在這幅畫題詩上的表現讓人有所改觀,可紫英卻又說什么是古廟里的詩,非他所做,這讓君庸也有些生氣,認為是有意折辱他。 眼見得自己都和對方定親了,這都要成一家人了,自己弟弟卻還和自己未來的夫婿這般格格不入,沈宜修也是有些犯愁。 似乎覺察到了什么,沈自征抬起目光,看著自己阿姐站在門前,陽光將阿姐修長的身影拉得更長,“阿姐,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早就回來了,你兩個朋友在那里爭吵時,我就已經到家了,嗯,聽他們吵得挺激烈的。”沈宜修坐在沈自征旁邊,“阿爹說這政見之爭,君庸,你體會到了吧?” 沈自征頗為感觸的點點頭,“嗯,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文弱兄和真長兄吵得如此厲害,感覺他們都立即要翻臉絕交了,他們之間的關系我一直以為是很好的,沒想到……” “君庸,友情只是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嗯,還有他所牽扯的家族、鄉鄰、老師同學等等,所以有時候不是光有友情就能決定一切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