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想必官大人也是有其苦衷的,這中書科原來那幫中書舍人那都是些酒囊飯袋恩蔭來的,官大人新官上任,而且之前他是在野多年,所以肯定需要一些熟悉了解的人來幫手,這也可以理解。”楊嗣昌只能這樣解釋。 “文弱,沒想到你也這般狹隘。”黃尊素有些失望。 他沒想到楊嗣昌用如此輕描淡寫地解釋來敷衍自己。 “開海之事何等重要,既涉及到遼東和登萊防務,你應該知道這甚至關系到遼東生存,而另一方面開海對于整個江南尤其是閩浙的意義巨大,不但可以極大帶動江南幾大產業的發展,而且還能極大的壓縮那些和倭寇勾結的大海商們生存空間,迫使他們走上正路來,斷絕那些倭寇在我們大周境內的根基,甚至讓他們徹底消失,這些事務哪一樣都可謂關系全局,官應震這般做就是私心誤國!” 見黃尊素態度如此激烈,倒是讓楊嗣昌和侯恂都是大為吃驚,而沈自征在一旁就更是完全不知道底細了。 對于黃尊素用這樣強烈言辭攻訐官應震,楊嗣昌也有些難以接受。 “真長,我的觀點很明確,或許官大人在此番中書科的人事安排上略微有些不妥,但是我覺得也是能夠理解的,理由我也說了,再說了,難道說官大人任用的這些人就差到哪里去了?馮紫英差了?開海之略便是他提出來的,練國事差了?他是狀元,翰林院修撰!至于說你說的范景文、方震孺他們幾個,也都是進士出身,觀政表現良好,怎么就不行了?真長,你也不能太偏激了,不能人家還沒做,你就先給人家定了性,說人家不行吧?” “文弱,你這是在狡辯!”黃尊素毫不客氣的反駁,“我說了紫英和君豫不行么?他們倆當然沒問題,但是其他幾人呢?有多優秀,都是些三甲進士罷了,可這幾百進士,為什么一個青檀書院以外的人都沒有?為什么一個江南士人都沒有?” “真長,你說的不對,吳甡可是你們江南士人,……”楊嗣昌也有些冒火了。 “哼,開海關系我們江南無數人利益,士紳民眾盡皆關注,可官應震選了七八個人,結果就鹿友一個人去做點綴,這幫人里邊,除了紫英,就是他年齡最小,什么事情輪得到他插話?”黃尊素輕蔑的撇嘴,“不過是掩人耳目之舉罷了,誰還看不出官應震就是想把中書舍人幾個位置留給他們幾個,只等觀政期結束吧?朝廷職位,私相授受,成何體統?” 楊嗣昌怒了,”真長,你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什么時候中書舍人就輪到一個戶部右侍郎來做主了?掌中書科事難道還成了吏部尚書了?” “哼,吏部尚書是什么人,文弱你忘了么?”黃尊素越發冷笑,“怕是早就有默契,心照不宣了吧?” “真長,你簡直是不可理喻!”楊嗣昌是真的暴怒了,“照你這么說,這朝中內閣諸位和六部尚書,都該是你們江南士人才對,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文弱,你這盆污水倒是潑得好啊,只可惜潑不到我身上。”黃尊素也不客氣,“你該看看誰更適合才對,而不該總是那么狹隘地的來看待,這反而會顯得自家心虛氣短,……” 眼見得二人就要爭執上火了,侯恂趕緊打圓場,“文弱,真長,息怒,制怒,怎么你們倆跑到君庸家里來吵這事兒了?不覺得荒唐么?咱們是來看君庸學習的,鼓勵他今科考出好成績了,這可倒好,……” 侯恂的話讓陷入爭論中的二人終于清醒了一些。 黃尊素和楊嗣昌都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看到沈自征一臉呆萌的模樣望著自己,都是覺得大為丟臉。 還是黃尊素首先開口,“對不起,文弱,我有些失態了,不過……” “不用多說了,我也有錯,真長,這事兒也不是咱們能決定得了的,咱們各歸各,不爭論這事兒了,嗯,真長,這些事情,我相信方閣老和齊閣老以及官大人他們自有定議。” 第(1/3)頁